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1,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倾败
百败
救败
坏败
败草
败死
毁败
败法
败覆
故败
败纸
衰败
隳败
颓败
败常
《漢語大詞典》:倾败(傾敗)
失败,大败。晋书·杜预传:“陛下宿议,分命臣等随界分进……万安之举,未有倾败之虑。” 宋 叶适 《取燕二》:“ 斡离不 、 黏罕 之交至也, 两河 陷没,京师倾败,士大夫归祸於取 燕 ,无足怪也。” 清 唐甄 潜书·劝学:“构筑必有基,舍是而为事功,必至於倾败而殃民。”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
分類:失败大败
《骈字类编》:百败(百败)
唐书吴武陵传见十夫下
《漢語大詞典》:救败(救敗)
(1).挽救危败。韩非子·难一:“ 舜 之救败也,则是 尧 有失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中》:“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2).使免遭破坏。《汉书·沟洫志》:“若乃多穿漕渠於 冀州 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虽非圣人法,然亦救败术也。”
《漢語大詞典》:坏败(壞敗)
败坏;溃败;衰替。 汉 贾谊 《旱云赋》:“时俗殊而不还兮,恐功久而坏败。”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砂,疾如弓弩, 越 军坏败, 杜陵 却退,兵士僵毙,人众分解,莫能救止。” 清 顾炎武 《与潘次耕札》:“俗流失,世坏败……亦安得不欲传之其人而望后人之昌明其业者乎?”
毁坏;破坏。汉书·元帝纪:“地震于 陇西郡 ……坏败 豲道县 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后汉书·桓帝纪:“坏败庐舍,亡失穀食,尤贫者稟,人二斛。” 宋 司马光 《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不乘其众心危疑未定之际,坏败其谋,已而日寖久,辠寖深……用力百倍而功不可必也。”
《國語辭典》:败草(敗草)  拼音:bài cǎo
凋零的枯草。如:「败草满园」。
分類:干枯腐朽
《漢語大詞典》:败死(敗死)
败落而死。 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公视 从史 ,益骄不逊,伪疾经年,轝归 东都 ; 从史 卒败死。”
分類:败落
《國語辭典》:毁败(毀敗)  拼音:huǐ bài
1.破坏、颓败。汉。王充《论衡。感虚》:「天何不令夏台羑里关钥毁败,汤文涉出;雨粟陈蔡,孔子食饱乎?」
2.诋毁失败者。《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姜维传》:「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
《漢語大詞典》:败法(敗法)
败坏法规、制度。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臺,专制朝政。”北史·崔浩传:“ 老聃 习礼, 仲尼 所师,岂设败法之言以乱先王之教。”
《漢語大詞典》:败覆(敗覆)
败亡倾覆。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屯》:“四诛不服,恃强负力,倍道趋敌,师徒败覆。” 宋 文天祥 《集杜诗·淮西帅》序:“ 夏贵 既失 长江 ,惟恐督府有成,无所逃罪,又恐 孙虎臣 以后进为将有功,总统出己上,日夜幸其败覆。”
分類:败亡倾覆
《漢語大詞典》:故败(故敗)
破旧。魏书·刘仁之传:“其对宾客,破牀弊席,粗茶冷菜,衣服故败,乃过逼下。”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俄有一人荷插,负芋栗自外归,被髮,体皆黄毛,衣故败僧衲。”
分類:破旧
《漢語大詞典》:败纸(敗紙)
破旧的纸。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四:“﹝ 李舜举 ﹞将死,以败纸半幅书其上,云:‘臣 舜举 ,死无所恨,但愿陛下勿轻此贼。’” 清 周亮工 《群鸦寒话图歌》:“呵笔摇摇拂败纸,童童偃蹙无树理。”
分類:破旧
《國語辭典》:衰败(衰敗)  拼音:shuāi bài
没落且败坏。如:「由于子孙挥霍无度,他们这一家族便迅速衰败下来。」也作「衰耗」。
《漢語大詞典》:隳败(隳敗)
衰败;败坏。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既而见一火龙……穴其屋腾天而去,亦不损物,然其家不数年隳败焉。” 宋 司马光 《辞枢密副使第一札子》:“近日以来,加以衰疾,恪居旧职,犹恐隳败。”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
分類:衰败败坏
《國語辭典》:颓败(頹敗)  拼音:tuí bài
衰落、败坏。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教化陵夷,风俗颓败。」
《韵府拾遗 阳韵》:败常(败常)
书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