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90,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下一页
韩贤(字 普贤 )
乐逊(字 遵贤 崇业郡公 )
李贤(字 贤和 桓 )
郭贤(字 道因 )
魏长贤
宇文贤(字 乾阳 毕国公 )
陆见贤( 平子 )
赵煚(字 贤通、圆通、通贤 平定县男、金城郡公 )
陈叔坚( 长沙王、丰城侯 字 子成 叔贤 )
宋子贤(别称 弥勒佛出世 )
柳楚贤
李贤者(名 买顺 )
僧拾得( 拾得 号 拾得为贤士 )
袁求贤
其它辞典(续上)
徐招(字 思贤 高广侯 )韩贤(字 普贤 )
乐逊(字 遵贤 崇业郡公 )
李贤(字 贤和 桓 )
郭贤(字 道因 )
魏长贤
宇文贤(字 乾阳 毕国公 )
陆见贤( 平子 )
赵煚(字 贤通、圆通、通贤 平定县男、金城郡公 )
陈叔坚( 长沙王、丰城侯 字 子成 叔贤 )
宋子贤(别称 弥勒佛出世 )
柳楚贤
李贤者(名 买顺 )
僧拾得( 拾得 号 拾得为贤士 )
袁求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魏高平金乡人,字思贤。少好法律及朝廷旧事。宣武帝延昌中以战功封高广侯。从孝武帝入关,拜给事黄门侍郎兼尚书右丞。时朝廷典章、台省法式,多招所参定。西魏文帝大统初,官度支尚书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魏广宁石门人,字普贤。壮健有武用。初随葛荣,荣败,投尔朱荣。荣死,为尔朱度律帐内都督。后为广州刺史。附高欢,拜建州刺史。东魏孝静帝天平初,为洛州刺史。于镇压土民起事时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81 【介绍】: 北周河东猗氏人,字遵贤。从硕儒徐遵明学,受诸经大义。虽在战乱扰攘中,犹志道不倦。北魏孝庄帝永安中释褐安西府长流参军。西魏废帝二年,宇文泰召逊教授诸子。入周,孝闵帝时,历秋官府上士,转小师氏下大夫,以经术教授,训导有方。明帝武成元年,陈时宜五十条,其“崇教方”、“省造作”、“明选举”、“重战伐”、“禁奢侈”诸条颇切政要。历官湖州刺史、露门博士、东扬州刺史。全后周文·卷五
逊字遵贤,河东猗氏人,神龟中为郡主簿,永安中为安西府长流参参军,大统中除子都督,加建忠将军、左中郎将,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都督,历弼府西阁祭酒、功曹、咨议参军,恭帝时授太学助教。周受禅,除秋官府上士、治太学专台小师氏、下大夫,历卫公直蒲州主簿,加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保定中迁遂伯、中大夫,授骠骑将军、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天和中举贤良,授湖州刺史,封安邑县子;还拜皇太子谏议;宣政初进位上仪同大将军,大象初进爵崇业郡公,又为露门博士,进开府,授东扬州刺史致仕,隋开皇元年卒,年八十二,赠蒲、陕二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569 【介绍】: 北周陇西成纪人,家于高平,字贤和。魏孝庄帝永安末,万俟丑奴起事,为尔朱天光所破,其部万俟道洛据原州,贤计退之。尔朱天光至,以贤为原州主簿。累迁高平令。后随宇文泰,从宇文导攻侯莫陈悦。数立功,历官原州刺史,防柔然。后以弟子李植谋诛宇文护事,坐除名。起讨荆州蛮,授瓜州刺史。迁河州总管、河州刺史,大营屯田,多设斥候,于是羌、浑敛迹。武帝尝养于贤家,因念旧恩,征拜大将军。卒谥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 【介绍】: 北周赵兴阳州人,字道因。北魏末,以军功授都督。后事宇文泰,颇有谋略。以伏波将军从王思政镇弘农,行弘农郡事,除南荆州刺史。寻镇鲁阳,以拒东魏兵。又从尉迟迥伐蜀,累著战功。入周,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历勋州、安州刺史,爵乐昌县公。武帝时官至陕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钜鹿下曲阳人。魏收族叔。博涉经史,词藻清华。东魏初举秀才,寻除汝南王元悦参军。入北齐,为平阳王高淹法曹参军,转著作佐郎,更撰《晋书》。武成帝河清中上书讥刺时政,忤权佞,出为屯留令。后主武平中以疾去职,不复出仕。卒年七十四。全北齐文·卷四
长贤,收族叔,孝静时举秀才,除汝南王悦参军,入齐,平阳王淹辟法曹参军,转著作佐郎,河清中出为上党屯留令,武平中辞疾去职。周平齐,屡辟不就。卒年七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0 【介绍】: 北周宗室,字乾阳。明帝子。武帝保定四年,封毕国公。建德三年进封为王。出为华州刺史,迁荆州总管。官至上柱国、雍州牧、太师。性强济,有威略,虑杨坚夺周政权,言泄,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9—578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陆缮侄。为人方正典雅,受知于宣帝,历任黄门侍郎,长沙、鄱阳二王长史,少府卿。谥平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599 【介绍】: 隋天水人,字贤通。深沉有器局。仕北周,历陕州刺史。屡御陈师,有功,迁大宗伯。入隋,进位大将军,赐金城郡公,拜尚书右仆射。后出为冀州刺史,以德化民,有惠于州。尝有疾,州民奔驰争为祈祷。卒于官。全隋文·卷九
煚字圆通,一作通贤,天水西人。魏末,为周文帝相府参军,封平定县男,转中书侍郎。周受禅,迁陕州刺史,授开府仪同三司。迁荆州总管长史,入为民部中大夫。建德中,除益州总管长史,入为天官司会,累迁御正上大夫。大象中,加上开府,复拜天官都司会,迁大宗伯。隋受禅,进大将军,封金城郡公,出为相州刺史。徵尚书右仆射,出为陕州刺史,转冀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成。陈宣帝第四子。好数术、卜筮。文帝天嘉中封丰城侯。宣帝太建元年,立为长沙王。累迁丹阳尹。与始兴王叔陵争权宠。宣帝死,后主遭叔陵行刺,赖叔坚得免。以功进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迁司空。政事悉决于叔坚,权倾朝廷。后主复疏忌之,几被杀。后获赦,出为荆州刺史。入隋,迁瓜州,更名叔贤,与妃沈氏以酤酒、佣保为事。隋炀帝大业中,为遂宁郡太守。全汉文·卷五十五
咸字子成,沛国洨人。成、哀间以律令为尚书。平帝时,王莽辅政,乞骸骨去。莽篡位,召为掌寇大夫,不就。后再征,称病笃,敛其家律令书,皆藏之壁。(案《莽传》:始建国三年,以沛郡陈咸为讲礼,盖即其人。先是别有陈咸,沛郡相人,卒于成帝时。见《陈万年传》。「非」即「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3 【介绍】: 隋博陵唐县人。善幻术。炀帝大业九年,自称弥勒佛出世,远近信众渐达数千人,谋举兵袭帝。事泄被杀,同党并诛千余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蒲州虞乡人。隋炀帝大业中为河北县长。李渊起兵,尧君素固郡自守,楚贤说其降,不从,遂潜行归唐,授侍御史。太宗贞观初持节册拜突厥。历交、桂二州都督,卒于杭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大理人。又名买顺。戒律精严。南诏君主蒙氏建崇圣寺,问以何佛为尊。贤者答曰:“我为中尊。”蒙氏怒其不逊,流于腾越之南甸。相传于居所,数示异行。后坐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太宗贞观时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游松径,见一十余岁儿童,遂引至寺,付库院。经三纪,令知食堂。与寒山友,状类颠狂。闾丘胤出守台州,入寺见寒山、拾得二人,拜之,二人连臂走出,沈迹无所。胤复往寒岩谒问,便缩入岩穴中入灭。寻其遗物,唯于林间并村墅屋壁得诗三百余篇。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诗僧。字里不详。与丰干、寒山同时,约于玄宗至代宗间在世。旧说为太宗贞观间人,实误。据云数岁时被遗弃赤城道旁,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国清寺僧丰干拾归,就养于寺中,遂以拾得为名。后为国清寺苦行僧。与寒山友善,二人交谈,听者多不能解。或传其为菩萨应身,时人尊为贤士。《宋高僧传》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二七有传。喜作诗,多宣扬佛教义理,以劝谕世人,亦有吟咏山林风景及隐逸情趣之作。诗风浅显通俗,与寒山诗风相似。其诗由僧道翘编次为1卷,共50余首,附收于《寒山子诗集》之末。今人钱学烈有《寒山拾得诗校评》。《全唐诗》存诗1卷。《宗镜录》中另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唐诗汇评
拾得,生卒年不详,本为赤城(在今浙江天台境)孤儿,天台国清寺僧丰干漫步赤城道上,拾而养之,故名拾得,旧传贞观时人,据近人考证,约玄宗时在世。与寒山为友,亦能诗。后人辑寒山集,附其诗于集中。《全唐诗》编诗一卷。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拾得者。封干禅师先是偶山行至赤城道侧。仍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已来。初谓牧牛之竖。委问端倪云。无舍孤弃于此。封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或人来认必可还之。后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复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傍若无人执箸大笑。僧乃驱之。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且令厨内涤器。洗濯才毕澄滤食滓。以筒盛之。寒山来必负而去。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为乌鸟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骂曰。汝食不能护。安护伽蓝乎。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诸僧说梦符同。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时牒申州县。郡符下云。贤士隐遁菩萨应身。宜用旌之。号拾得为贤士。又于寺庄牧牛。歌咏呼天。当其寺僧布萨时。拾得驱牛至僧集堂前倚门抚掌。大笑曰。悠悠者聚头。时持律首座咄曰。风人何以喧碍说戒。拾得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过。举众错愕。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度脱。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于寺土地神庙壁。见拾得偈词。附寒山集中。神僧传·卷第六
拾得者。丰干禅师偶山行至赤城道侧。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初谓牧牛之竖。委问端倪云。无舍孤弃于此。丰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曰。或人来认可还之。后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盘而餐。复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傍若无人执箸大笑。僧乃驱之。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且令厨内涤器。洗濯才毕澄滤食滓。以筒盛之。寒山来必负而去。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为乌鸟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骂曰。汝食不能护。安护伽蓝乎。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诸僧说梦符同。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时牒申州县。郡符下云。贤士隐道菩萨应身。宜用旌之。号拾得为贤士。又于寺庄牧牛。歌咏呼天。当其寺僧布萨时。拾驱牛至僧集堂前。倚门抚掌大笑曰。悠悠者聚头。时持律首座咄曰。风人何以喧碍说戒。拾得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过。举众错愕。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度脱。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于寺土地神庙壁。见拾得偈词。附寒山集中。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丰干禅师。先是偶山行。至赤城道侧。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已来。初谓牧牛之竖。委问端倪。云无舍孤弃。丰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或人来认。必可还之。后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忽于一旦。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复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傍若无人。执箸大笑。僧乃驱之。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且令厨内涤器。洗濯才毕。澄滤食滓。以筒盛滓。俾寒山来负去。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为乌鸟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朴土偶。三二下。骂曰。汝食不能护。安护伽蓝乎。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诸僧说梦符同。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时牒中州县郡。符下云。贤士隐遁。菩萨应身。宜用旌之。号拾得为贤士。又于寺庄牧牛。歌咏呼天。当其寺僧布萨时。拾得驱牛。至僧集堂前。倚门抚掌大笑曰。悠悠者聚头。时持律首座咄曰。风人何以喧碍说戒。拾得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过。举众错愕。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度脱。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于寺土地神庙壁。见拾得偈词。附寒山集中。
作品评论
王舟瑶《跋寒山子诗集》
(寒山诗)云:“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拾得诗云:“少年学书剑,叱驭到京州。闻伐匈奴尽,娑婆无处游。归来翠岩下,席草枕清流。”则二人固挟文武材,有意世用,不得志而逃于禅也。其诗近偈语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