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1—832 【介绍】: 唐吴兴人,字下贤。初至长安,与李贺结交。宪宗元和十年第进士。为秘书省正字。穆宗长庆中,补栎阳令。后累迁殿中丞御史内供奉。文宗太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取为判官。耆罢,亦贬南康尉。官终郢州掾。以文词得名,尝游韩愈门下。作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等。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1稍后 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充泾原节度使李汇掌书记。穆宗长庆元年(821)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栎阳尉。历福建都团练副使、沧德宣慰使判官。文宗大和三年(829)沧德宣慰使柏耆以擅杀叛将李同捷获罪,沈亚之坐贬虔州南康尉。五年,量移郢州司户参军,卒。生平散见《旧唐书·文宗记》、《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才子传》卷六。有四部丛刊本《沈下贤集》12卷。以传奇小说著名。其诗善感物态,“意尚新奇”(《唐音癸签》卷七)。张为列为广大教化主升堂者之一(《诗人主客图》)。《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吴兴(今属浙江)人。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泾原节度使李汇辟掌书记。入为秘书省正字。长庆初,补栎阳尉,四年,为福建团练副使。入为殿中侍御史。大和三年,为沧德宣凝使相耆判官,柏耆擅斩李同捷,亚之亦坐泛虔州南康尉。量移郢州掾,卒。亚之尝游韩愈门,工古文,为中唐传奇作者。亦擅诗名,杜牧、李商隐俱有《拟沈下贤》诗。有《沈亚之集》九卷。今有《沈下贤集》十二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四
亚之字下贤。吴兴人。元和十年进士。历殿中丞御史内供奉。大和初为德州行营使判官。谪南康尉。终郢州掾。

作品评论

阙名《沈下贤文集序》
(亚之)工为情语,有窈窕之思。
诗人主客图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升堂三人:卢仝、顾况、沈亚之。
《新唐书•文艺传序》
今但取以文自名者为《文艺篇》,若韦应物、沈亚之、阎防、祖咏、薛能、郑谷等,其能尚多,皆班班有文在人网,史家逸其行事,故弗得而述焉。
唐音癸签
沈亚之意尚新奇,风骨未就。以当时有学其体者,故论之。
《载酒园诗话又编》
按下贤有集不传,宋人至取稗史梦中诗附丽成集,最可笑。
归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敬宗宝历间为余杭令,因汉陈浑故迹,置上下湖,灌田千顷。又筑甬道,通西北大路,行旅无山水之患,人称贤令。
独孤庠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贤府。独孤郁子。十岁丧父,闻呼父官及吊客来,辄号恸几绝。后举进士,仕至尚书丞。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道士。懿宗咸通以前在世。曾至鄂州,谒观察使皇甫大夫,自称贤士,傲然向竹吟诗。皇甫以名利试之,乃立脱道服,以青衿相见,礼度甚恭。生平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下。《全唐诗》存诗1首。
吴公约 朝代:唐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7 【介绍】: 唐末馀杭人,字处仁。负胆略,为县豪,乃唐末杭州十三都之一。以功署西桂镇遏使。从董昌御黄巢军于西鄙,加御史中丞。钱镠破越州,公约骁果先登,拜千牛卫将军。徐约陷苏州,镠委公约专征。捍御疆域,屡挫敌锋,累迁工、刑、户部尚书。淡于嗜欲,家无长物,时称贤将。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虞有贤,误。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唐末华山道士。昭宗大顺元年(890)二月,作诗题柳公权书《度人经》后。工行书。事迹据《六艺之一录》卷三二九、《宣和书谱》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首。
张思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约为敦煌张氏之族人。昭宗乾宁三年,撰《葬经》三卷,凡七十二条。清末于敦煌遗书中发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徐州沛人,字希贤。少事时溥,后降后梁,以战功累官检校太尉,封大彭郡王。后梁太祖性猜忌,屡杀诸将,知俊遂叛后梁附李茂贞。后又奔前蜀,王建以为武信军节度使。然建亦阴忌其材,遂杀之。
赵光裔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京兆奉天人。赵隐子。唐僖宗光启三年进士。昭宗乾宁中,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后梁太祖命刘隐为清海、静海节度,以光裔为官告使,隐遂留之不遣,奏为节度副使。刘䶮称帝,遂仕南汉。乾亨元年,为兵部尚书,改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秉钧二十余年,号为贤相。
李存贤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0—924 【介绍】: 五代时许州人,字子良。本名王贤。少为军卒,李克用击黄巢,于陈州得之,改其姓名,养为子。后为义儿军副兵马使,迁沁州刺史。后唐庄宗即位,拜右武卫上将军。存贤善角抵,庄宗亦好之,尝与王郁较而屡胜,颇以自矜,因顾存贤曰:“尔能胜我,与尔一镇。”存贤博而胜之。乃为卢龙军节度使。卒赠太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3—923 【介绍】: 五代时郓州寿张人,字子明,一作贤明。少从朱温为军卒,以骁勇闻,号“王铁枪”。后梁末帝时累迁澶州刺史。龙德末以招讨使御后唐兵,三日破敌,旋以被谗免职。后唐大军攻充州,彦章战败被擒,不屈,被杀。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中晚唐时人,一作岑和尚。南泉普愿法嗣。居湖南长沙,随情说法,世谓长沙和尚。卒谥招贤大师。《祖堂集》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以上二书及《宗镜录》存其诗偈2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始以持诵孔雀明王经获徵验。后每梦从佛行虚空中。俄顷数百万里。佛辄指其下。以语贤曰。此南印度。此西印度。此摩竭陁国也。此占波国也。此迦湿弥罗等国也。且行且语。喜跃不自胜。及窹顿解五天梵音。悉昙章等。又默受瑜伽灌顶法。往往能斥诸胡之伪。为五天以绐中国者。于是陇坻间。皆禀承秘密。号阿阇梨。长兴四年。上晏驾。少子魏王从厚立。时潞王从珂镇凤翔。至是徙镇河东。王不奉诏。诏西京留守王思同讨之。王婴城固守。思同且克矣。王惧召贤问吉凶状。贤曰。窦八郎知之。可召而问也。窦至。擐甲持戈作迎斗势。已而解甲投戈走。王方出。乘城抚众。贤谓王曰。窦八郎所示。敌降之兆也。王无忧。未几。思同果以士卒自溃乱而败。王因与贤拥兵东入洛即帝位。改元清泰。贤叹曰。国家终为石氏有乎。已兆见于年号。所谓水清石见也。二年诏徙并州帅石敬瑭。帅天平。敬瑭阻兵自固。潜结契丹。长驱入洛。清泰自焚死。石见之验不诬矣。晋兵未入洛。贤卒。窦八郎者。岐之富人也。每荷器鬻水于市。或散发披衣狂走。遇牛驴车则抚掌大笑。言语不常。及死而焚之。则于火聚中。尽化为金色蛱蝶飞去。或揽扑而得之者。可供养以致灵异。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道贤。不知何许人也。持讽孔雀王经以为日计。末则受瑜伽灌顶法。持明之功愈多徵应。尝夜梦佛携贤行。步步蹈履浓云若乘刚焉。每行不知几百里。而指之曰。此摩竭陀国。此占波国。南印度。西印度。迦湿弥罗等国。且行且记喜跃不胜。及寤觉冥解五天梵音悉昙语言。时西域僧到岐下葱岭北诸胡僧往往伪称五印人。贤以一接语言。先斥之曰。汝是某国人。北戎南梵无敢绐之。陇坻道俗皆禀承密藏号阿阇黎也。迨长兴末明宗晏驾立从厚为帝。凤翔清泰不恭其命。遣王思同帅师伐之。清泰乃婴城自守。清泰问贤曰。危甚矣如何。对曰。召窦八郎。可逆知胜负也。清泰出乘城抚众。其窦八介甲持戈来马前作迎斗之状。跳跃已解甲投戈而走。贤曰。此外敌必降之象也。果如斯说。清泰乃拥兵而东。召贤俱行。入洛即帝位欤。改元曰清泰。贤奏曰。年号不佳。何邪。水清石见。至二年敕移并州。晋高祖为天平军乃阻兵自固。潜连契丹长驱入洛。清泰自焚。果石见之应矣。晋兵未至。贤先终于洛。今两京传大教者。皆法孙之曾玄矣。窦八郎者岐人也。家且富焉。自荷器鬻水。言语不常。唯散发披衣狂走与李顺兴相类或遇牛驴车必抚掌而笑。迨死焚之。火聚中尽化金色胡蝶而飞去。或手掬衣扇行之。归家供养焉。
张遇贤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张遇贤(?-943年),五代十时岭南农民起义首领。
王处回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1 【介绍】: 五代时彭城人,字亚贤。性宽厚爱士,颇有机略。仕后蜀。孟知祥时累官枢密使,受顾命辅政。孟昶立,同平章事。后因专权贪纵,黜为武德节度使,以太子太傅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