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7,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前责
质责
追责
数责
诿责
余责
责贡
责楚
责戒
责失
责诮
全责
峻责
还责
责主
《骈字类编》:前责(前责)
后汉书皇甫规传见上
《國語辭典》:质责(質責)  拼音:zhí zé
质询责问。《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
分類:质问责备
《漢語大詞典》:追责(追責)
犹追究。梁书·侯景传:“夫畏懦逗留,军有常法……以帝之犹子,而面缚敌庭,实宜絶其属籍,以衅征鼓。陛下曾无追责,怜其苟存,欲以微臣,规相贸易。”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九章:“就算 谭嗣同 一人有罪,也应是一人有罪一人当,朝廷也并无追责妻孥的旨意呵!”
分類:追究
《漢語大詞典》:数责(數責)
斥责;责备。《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德 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三国志·魏志·夏侯惇传:“ 浩 数责,皆斩之。”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讲后一日,即抽籤令讲,讲不通,则公微数责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嫦娥 ﹞遂召诸婢,数责徧扑。”
分類:斥责责备
《漢語大詞典》:诿责(諉責)
(1).委托、责成。 清 龚自珍 《答人求墓铭书》:“君家有世德,法宜为文章,又辱吾子諉责,不可辞,而特不忍为誌铭,谨撰上墓表。”
(2).推卸责任。 龚振黄 《青岛潮·附录四·字林报之言论》:“北庭以外交失败諉责吾人,使代卖国党被恶名。”
《漢語大詞典》:余责(餘責)
未尽偿的罪责。旧唐书·房玄龄传:“吾自度危篤,而恩泽转深,若孤负圣君,则死有餘责。”
分類:未尽罪责
《漢語大詞典》:责贡(責貢)
责令进贡。 宋 梅尧臣 《宣州杂诗》之六:“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顾梦圭》:“ 武祥 疏言:‘伏望亟赐罢採(蚌珠),以宽民力。’不报,责贡如初。”
分類:责令进贡
《漢語大詞典》:责楚(責楚)
犹责打。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国内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所以受他们责楚的儿女也少有实心怨恨他父母的人。”
分類:责打
《漢語大詞典》:责戒(責戒)
责罚警戒。 清 林则徐 《定期放告颁发状式告示》:“倘违式妄俱白呈,不加代书戳记,於不放告日期,以并非迫不及待之情,拦舆混瀆,除不准外,定发首领官责戒。”
分類:责罚警戒
《漢語大詞典》:责失(責失)
责其过失。韩非子·八经:“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失。” 陈奇猷 集释:“失为过失,属於虚一面,故揆伍以责失,犹言揆於伍以责其过失也。”
分類:过失
《漢語大詞典》:责诮(責誚)
责备。南史·荀伯玉传:“ 高帝 谓 伯玉 :‘卿比看 景秀 不?’答曰:‘数往候之,备加责誚。’”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俄而召 崔生 入,责誚再三,词辨清婉。”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味夫子才不才之言,吾不徒行之语,其责誚於路者可见矣!”
分類:责备
《国语辞典》:全责(全责)  拼音:quán zé
全部的责任。如:「酒后驾车肇事的司机表示,他将对这起事故负起全责。」
分类:责任
《漢語大詞典》:峻责(峻責)
(1).严酷地索取。新唐书·李实传:“ 德宗 访外疾苦, 实 诡曰:‘岁虽旱,不害有秋。’乃峻责租调,人穷无告,至彻舍鬻苗输于官。”
(2).严厉责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吕公著论台谏:“ 易 ( 贾易 )因论 苏軾 曰:‘ 文彦博 实主之。’太皇欲峻责 易 。”
《漢語大詞典》:还责(還責)
见“ 还债 ”。
《國語辭典》:还债(還債)  拼音:huán zhài
归还所欠的债务。《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足足闹了半年,房子归并妥了。除还债赎当,还落了有千把多银子。」
分類:还债归还
《漢語大詞典》:责主(責主)
债主,债权人。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或殴击责主,入於死亡,羣盗攻剽,劫人无异。”后汉书·陈重传:“有同署郎负息钱数十万,责主日至,诡求无已。”宋书·萧惠开传:“初, 惠开 府録事参军 到希微 负 蜀 人债将百万,为责主所制,未得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