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赵元帅(趙元帥)
神名。指 赵玄坛 ,民间奉为财神。《水浒传》第三八回:“一个是 马灵官 白蛇托化,一个是 赵元帅 黑虎投胎。”参见“ 赵玄坛 ”。
《國語辭典》:赵玄坛(趙玄壇)  拼音:zhào xuán tán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参见「赵公明」条。
分類:神名得道
《漢語大詞典》:赵公元帅(趙公元帥)
指 赵玄坛 ,民间奉为财神。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 赵公元帅 礼拜最勤。”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二部第二五章:“屋里贴的 赵公元帅 的像,要比灶王爷的像大十几倍。”参见“ 赵玄坛 ”。
分類:民间财神
《國語辭典》:赵玄坛(趙玄壇)  拼音:zhào xuán tán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参见「赵公明」条。
分類:神名得道
《国语辞典》:赶著增福神著棍打(赶著增福神著棍打)  拼音:gǎn zhe zēng fú shén zháo gùn dǎ
增福神,即财神。全句指拿棍子赶打财神。比喻将财运推出门外。《金瓶梅》第八六回:「我赶著增福神著棍打,你老人家照顾我,怎不打发?」
《国语辞典》:招财利市(招财利市)  拼音:zhāo cái lì shì
商店中所供奉的二位财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就在招财、利市面前那供养的三杯酒内,取一杯递过来。」
《國語辭典》:归帐路头(歸帳路頭)  拼音:guī zhàng lù tóu
吴人称财神为「路头菩萨」。旧时妓院对嫖客在端午、中秋、年底这三节结帐,结帐时要祭财神,称为「归帐路头」。《海上花列传》第二七回:「该两日还算好,难下去归帐路头,家家有点台面哉。」
《漢語大詞典》:财马(財馬)
一种迷信品。用黄纸印的财神画像。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十二月:“岁旦在邇,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青牌儿,纸马铺印 钟馗 、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
《漢語大詞典》:烧路头(燒路頭)
(1).旧时迷信的人称“财神”为“路头菩萨”,祭财神消灾求福,谓之“烧路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魔头虽然凶横,一见了外国人,便吓得屁也不敢放了。於是乎一班人做好做歹,要他点香烛赔礼,还要他烧路头。”自注:“烧路头,祀财神也,亦祓除不祥之意。烧路头之典,妓院最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 上海 妓院遇了烧路头的日子,便要客人去吃酒,叫做‘綳场面’。”
(2).比喻送礼求情。 钱锺书 《围城》五:“那女人在房里狠声道:‘打了你耳光,还要教你向我烧路头!’”
《漢語大詞典》:祭财神(祭財神)
旧时向财神祭祀,以祈求神佑致富的一种习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祭财神》:“初二日,致祭财神,鞭炮甚伙,昼夜不休。”
《漢語大詞典》:路头菩萨(路頭菩薩)
吴 地所祀的五祀中之行神。亦为财神。 清 李玉 《人兽关·园中掘藏》:“[丑寻介]路头菩萨,那里去了?”亦省称“ 路头 ”。《何典》第三回:“明日还要把小炒肉烧烧路头。”参阅 清 顾禄 清嘉录·接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