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貌美  拼音:mào měi
容貌俊美。《三国演义》第六九回:「汝貌美,可惜无寿。」
《漢語大詞典》:貌堂堂
形容人的仪表壮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 元 曾瑞 《醉花阴·怀离》套曲:“想才郎丰鑑,貌堂堂阔论高谈。”
分類:仪表壮伟
《韵府拾遗 效韵》:描貌
王履诗描貌三十年接摺纸绢里
《漢語大詞典》:无貌(無貌)
(1).没有美的仪容。大戴礼记·劝学:“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
(2).指不设供人敬奉的偶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五岳神庙:“ 衡山 岳庙坍损,﹝ 陈祚 ﹞遂欲尽毁其后妃像设、寝殿朝堂……按礼,五岳视三公,岂有无室无貌之理?”
《國語辭典》:声貌(聲貌)  拼音:shēng mào
声音形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漢語大詞典》:醉貌
犹醉面。 唐 白居易 《醉中对红叶》诗:“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分類:醉貌
《漢語大詞典》:委貌
亦作“ 委皃 ”。 古冠名,以皂绢为之。仪礼·士冠礼:“委貌, 周 道也。” 郑玄 注:“委,犹安也,言所以安正容貌。”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委皃者何谓也? 周 朝廷理政事,行道德之冠名。”皃,一本作“ 貌 ”。 陈立 疏证:“《御览》三礼图云,元冠亦曰委貌,今之进贤,则其遗像也。”
分類:古冠
《骈字类编》:山貌
李白宣城青溪诗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山鲍溶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诗野言得真风貌 宜古服
《高级汉语词典》:貌妍
容貌美丽
《漢語大詞典》:仙貌
山人的风姿神采。 唐 卢纶 《送道士郄彝素归内道场》诗:“羽衣风淅淅,仙貌玉稜稜。”
《漢語大詞典》:象貌
(1).像事物的容貌。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 汉 郑玄 笺:“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 孔颖达 疏:“立宫室象貌而为之者,言死者之宗庙象生时之宫室容貌。”
(2).形象;容貌。鬼谷子·中经:“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 明 高攀龙 《职方刘静之先生墓志铭》:“世固不乏修身洁行士也,然往往飭治象貌,不为世訾詬而已。”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 朱女 扮牵牛随其后,童子象貌,身披蓑衣,右手执柳枝,左手执鼓。”
分類:形象容貌
《漢語大詞典》:一貌
整个相貌。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他一貌堂堂七尺躯,学成文武待何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荡寇志》第一三三回:“ 王进 参见了, 张公 见他一貌堂堂,仪表非俗,心中愈喜。”
分類:一貌相貌
《漢語大詞典》:骨貌
犹骨像。 清 许承钦 《报国寺双松歌》:“落落何朝十二松,两松怪诞难为容,求之骨貌意已失,尚想天外超忽双云峯。”
《漢語大詞典》:天貌
(1).天生的面貌。 晋 孙绰 《喻道论》:“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刻剔鬚髮,残其天貌。”
(2).天生的面貌。 晋 孙绰 《喻道论》:“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刻剔鬚髮,残其天貌。”
分類:天生面貌
《骈字类编》:万貌(万貌)
李汉昌黎文集序见千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