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萧韵》:张貂(张貂)
后汉书方术传:解奴辜张貂者。亦不知是何郡国人也。皆能𨼆沦出入。不由门户。
《漢語大詞典》:补貂(補貂)
犹续貂。常用作自谦之词。《封神演义》第一百回:“和帮协佐能戡乱,典礼咸称善补貂。”
分類:自谦一百
《漢語大詞典》:大貂
唐 代侍中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浙江 周寳 侍中 博陵 崔夫人 ,乃 乾符 中时相之姊妹也。少为女道士,或云寡而冠帔,自幽独焉。大貂素以豪侠闻,知 崔 有容色,乃踰垣而窃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
分類:侍中
《骈字类编》:貂豽
后汉书鲜卑传:貂豽鼲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为名裘。注:貂、鼲并鼠属。豽,猴属也。 晋书夫馀国传:出善马及貂豽美珠。
《漢語大詞典》:貂鼲
即貂。古以貂为鼠类动物,故称。貂尾为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饰。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 汉 刘桢 《答魏文帝笺》:“貂鼲之尾,挂侍臣之幘。”
《漢語大詞典》:貂褐
用貂皮制的短衣。 宋 陆游 《夜寒》诗:“清夜焚香读《楚词》,寒侵貂褐叹吾衰。”
分類:貂皮短衣
《韵府拾遗 萧韵》:献貂(献貂)
东观汉记:建武二十五年,乌桓献貂豹皮,诣阙朝贺。
《漢語大詞典》:小貂
唐 散骑常侍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今漫疏於此……侍中为大貂,散骑常侍为小貂。”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陇西 李涪 常侍, 福相 之子,质气古淡。 光化 中与诸朝士避地 梁川 ,小貂日游邻寺,以散鬱陶。”
分類:散骑常侍
《韵府拾遗 萧韵》:送貂
江表传:辽东太守遣使诣孙权,送貂皮千枚,欲举国归吴。
《骈字类编》:虎貂
苏轼三马图赞:吁鬼章,世悍骄。奔贰师,走嫖姚。今在廷,服虎貂。校天骥,立内朝。
《漢語大詞典》:汉珥貂(漢珥貂)
汉 代侍中、中常侍帽子上所插的貂尾饰。亦借指侍中、中常侍。 唐 元稹 《酬李浙西先因从事见寄》诗:“近日金鑾直,亲於 汉 珥貂。”
《漢語大詞典》:凫卢貂(鳧盧貂)
以野鸭头上的锦毛作的冠饰。 南朝 梁 萧子显 《日出东南隅行》:“鞶囊虎头綬,左珥鳧卢貂。”
《韵府拾遗 萧韵》:多貂
隋书北狄室韦传:径路险绝,语言不通,尤多貂及青鼠。
《韵府拾遗 齐韵》:貂袿
徐渭雪诗:解衬紫騧鲜豹犊,俄穿翠襮化貂袿。
《骈字类编》:貂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