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虎豹
(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漢語大詞典》:豹尾
(1).豹的尾巴。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2).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鶩驾,陛下将復劳玉躬,扰挂神思。”晋书·沈充传:“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旌节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长 魏 师。”宋史·舆服志二:“ 宋 凡命节度使,有司给门旗二,龙、虎各一,旌一,节一,麾枪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
(3).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汉 蔡邕 独断下:“ 秦 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宋书·武帝纪上:“公亲鼓之,贼乃大奔。 超 遁还 广固 。获 超 马、伪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师。”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诣景灵宫仪仗:“卤簿仪仗,有高旗大扇,画戟长矛,以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持竿上悬豹尾者,持短竿者。”
(4).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 宋 叶适 《蔡尚书挽词》:“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纪元韵》:“林外琱戈随豹尾,峰头黄繖傍龙媒。”参见“ 豹尾车 ”。
(5).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协纪辨方书·豹尾》《乾坤宝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黄旙对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纳奴婢、进六畜及兴造,犯之者破财物,损小口。”
(6).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颂》:“歌呈豹尾,舞进鳶肩。”
《國語辭典》:豹尾车(豹尾車)  拼音:bào wěi chē
皇帝的属车,车上载朱漆竿,竿首缀豹尾,通常是车队中的最后一辆。汉。蔡邕〈独断下〉:「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法驾半之,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宋史。卷一四九。舆服志一》:「豹尾车,古者军正建豹尾。汉制,最后车一乘垂豹尾,豹尾以前即同禁中。唐贞观后,始加此车于卤簿内,制同黄钺车。上载朱漆竿,首缀豹尾,右武卫队正一人执之。驾两马,驾士十五人。」
《國語辭典》:豹变(豹變)  拼音:bào biàn
本指一个人的迁善去恶或行为思想的改变。语出《易经。革卦》:「君子豹变,小人革面。」今称人由贫贱而显达。《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视彭韩之豹变,谓鸷猛致人爵。」
《國語辭典》:豹隐(豹隱)  拼音:bào yǐn
比喻隐居山林。唐。骆宾王 秋日送侯四得弹字诗:「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
《國語辭典》:玄豹  拼音:xuán bào
黑色的豹。《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又东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美玉,多玄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國語辭典》:雾豹(霧豹)  拼音:wù bào
汉朝陶答子为官三年而富,其妻以「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劝其韬光养晦,隐迹全身。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答子妻》。后比喻贤士隐居不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宋。苏轼 次韵王震诗:「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也作「南山隐豹」、「南山雾豹」。
《漢語大詞典》:文豹
豹子。因其皮有斑文,故称。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 南朝 梁 江淹 《石劫赋》:“比文豹而无恤,方珠蛤而自寧。”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开元 十五年,君 忽必多 献舞女、文豹。” 宋 梅尧臣 《题姑苏豹隐堂诗》:“青山崔巍藏古基,文豹不见空断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千秋雾影飞文豹,三殿花香落锦袍。”
《漢語大詞典》:谢豹(謝豹)
(1).鸟名。即子规。亦名杜宇、杜鹃。禽经“嶲周,子规也,啼必北向。 江 介曰子规, 蜀 右曰杜宇” 晋 张华 注:“啼苦则倒悬於树,自呼曰谢豹。”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唐 顾况 《送张卫尉》诗曰:‘緑树村中谢豹啼。’若非 吴 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 清 陈维嵩 《长清经杞梁妻祠》诗:“残碑古庙乱冈西,耳畔啾啾谢豹啼。”
(2).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 虢州 有虫名谢豹,常在深土中, 司马裴 、 沈子常 治坑获之。小类虾蟆而圆如毬,见人,以前两脚交覆首,如羞状。能穴地如鼢鼠,顷刻深数尺。或出地听谢豹鸟声,则脑裂而死,俗因名之。”
《漢語大詞典》:豹关(豹關)
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天门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开闭,主啄天下欲上之人而杀之。”后因以“豹关”指门庭森严。 明 刘基 《蓦山溪·晚春》词:“登高凝睇,欲寄一封书,鸿路阻,豹关深,日暮空肠断。”
分類:门庭森严
《漢語大詞典》:赤豹
毛赤而有黑色斑纹的豹。《诗·大雅·韩奕》:“献其貔皮,赤豹黄羆。” 毛 传:“毛赤而文黑谓之赤豹。”《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貍,辛夷车兮结桂旗。”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枪森赤豹尾,纛吒黑龙髯。”
《漢語大詞典》:豹韬(豹韜)
(1).古代兵书六韬篇名之一。相传为 周 吕尚 (号 太公望 )所撰。《淮南子·精神训》:“故通 许由 之意,《金縢》《豹韜》废矣!” 高诱 注:“《金縢》《豹韜》, 周公 、 太公 阴谋图王之书也。”
(2).借指用兵的韬略。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韜。”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一纸军书下,如云万骑来,豹韜犹未展, 麟阁 已先开。”
(3).用豹皮制成的弓袋。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启》:“俾以佩豹韜而直下,建龙节以遐征。”
《漢語大詞典》:窥豹(窺豹)
见“ 窥豹一斑 ”。
《國語辭典》:窥豹一斑(窺豹一斑)  拼音:kuī bào yī bān
比喻所见狭小,未见全貌。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三经新解未能遍阅,然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略矣。」也作「管中窥豹」。
《漢語大詞典》:隐豹(隱豹)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 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諫不用……‘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后因以“隐豹”比喻爱惜其身,隐居伏处而有所不为。 唐 杜甫 《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诗:“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國語辭典》:豹略  拼音:bào lüè
1.〈豹韬〉为古兵书《六韬》中的一篇,后因以「豹略」指用兵之法。北周。庾信从驾观讲武〉诗:「豹略推全胜,龙图揖所长。」唐。韩熙载上睿帝行止状〉:「授豹略于邳圯,方酣勇战。」
2.统兵者的名号。《新唐书。卷二一二。藩镇卢龙列传。朱滔》:「左右将军曰虎牙、豹略;军使曰鹰扬、龙骧。」
《漢語大詞典》:豹文
(1).豹身上的斑纹。亦指豹裘上的文采。山海经·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
(2).谓玄豹成文。多指隐居或才华出色。 唐 李德裕 《望匡庐赋》:“豹文忽变,蔚然以姿;蝉緌更新,倏然而脱。” 宋 司马光 《稷下赋》:“惜夫美食华衣,高堂闲室,凤藻鴟义,豹文麋质,诵无用之言,费难得之日,民未治不与其忧,国将危不知其失。” 明 王錂《春芜记·忤奸》:“十年间屈首衡门,似 南山 修成豹文。”参见“ 豹成文 ”。
《漢語大詞典》:豹成文
汉 刘向 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以“豹成文”喻潜身隐居,洁身自好。 宋 黄庭坚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宋 黄庭坚 《次韵郭右曾》:“秋水寒沙鱼得计, 南山 浓雾豹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