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蹩马腿(蹩马腿)  拼音:bié mǎ tuǐ
象棋中马是依日字形走动,即沿著两格的对角,由这一尖端跃到那一尖端的。若有其他棋子阻塞在日字格内与马同侧的长边中点上时,即不能任意跳跃,称为「蹩马腿」。
《国语辞典》:楚河汉界(楚河汉界)  拼音:chǔ hé hàn jiè
1.楚汉纷争时,以鸿沟为界。比喻敌对的两方。
2.象棋棋盘的中界。
《國語辭典》:过河卒子(過河卒子)  拼音:guò hé zú zi
本指象棋中的兵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比喻没有退路的人。如:「你我都是过河卒子,自身都难保,岂能照顾他人呢?」
《漢語大詞典》:大象棋
一种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进行棋赛时,将大象棋盘悬挂于壁,通过移动和悬挂棋子,反映双方走子的情况,供观众观看。常用于表演赛。
《國語辭典》:排局  拼音:pái jú
安排陷阱、设计骗人。《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不肯思量做生理,只是排局骗别人。」
《漢語大詞典》:屏风马(屏風馬)
象棋开局的一种布局。双马并排,保护中兵(卒),状如屏风,故名。
《漢語大詞典》:康乐球(康樂球)
一种游艺项目。在周围高起、四角有圆洞的盘上摆上象棋子形状的木球,玩时按一定规则用杆子把自己的球先全部撞进圆洞者为胜。
《國語辭典》:马后炮(馬後炮)  拼音:mǎ hòu pào
事情或时机过后才有所举动。如:「做事要抢先机,立即行动,不要只是放马后炮!」
《國語辭典》:马后炮(馬後砲)  拼音:mǎ hòu pào
事机过后,才开始有所举动。比喻于事无补。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漢語大詞典》:连环马(連環馬)
(1).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水浒传》第五五回:“为何不能全胜?却被 呼延灼 阵里都是连环马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鎧。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
(2).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白雪遗音·马头调·下象棋:“连环马,看你老将往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