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谪藉(謫藉)
见“ 謫籍 ”。
《漢語大詞典》:谪籍(謫籍)
亦作“ 謫藉 ”。 古代登记谪降者的册籍。亦借指谪降者的行列。 唐 刘禹锡 《谢窦相公启》:“某一辞朝列,二十三年。虽转郡符,未离謫籍。” 宋 秦观 《治势下》:“登老成於散地,擢忠鯁於謫籍。”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邹奕等诗文:“今僕在謫籍中,年益以衰,身益以困,无復求伸之日。” 明 陈子龙 《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手持謫藉示上帝,欲追岁星归大荒。”
《漢語大詞典》:谪咎(謫咎)
亦作“讁咎”。 灾祸。《后汉书·郑兴传》:“往年以来,讁咎连见,意者执事颇有闕焉。”
分類:灾祸
《漢語大詞典》:谪民(謫民)
亦作“讁民”。 指有罪受罚之民。汉书·武帝纪:“遣贰师将军 李广利 发天下讁民西征 大宛 。” 颜师古 注:“庶人之有罪讁者也。”
分類:有罪受罚
《韵府拾遗 语韵》:谪女(谪女)
嫏嬛记姑射谪女问九天先生曰天地毁乎曰天地亦物也若物有毁则天地焉独不毁乎
《漢語大詞典》:谪屈(謫屈)
犹贬降。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往者折二 张 之角,挫 韦氏 之锋,虽身受謫屈,而姦谋沮解,即 邕 有功於国。”
分類:贬降
《漢語大詞典》:谪运(謫運)
谓因罪被罚而任转运之役。《梁书·武帝纪下》:“令书行后,百日为期,若犹有犯,男子謫运,女子质作,并同三年。”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同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謫运者,以謫发之转运;质作,质其身使居作;皆役之三年。此古所谓三岁刑也。”
分類:转运
《漢語大詞典》:谪卒(謫卒)
亦作“讁卒”。 古代指因罪而被遣送戍边的士卒。《汉书·郦食其传》“令适卒分守 成皋 ” 唐 颜师古 注:“謫读曰讁。讁卒谓卒之有罪讁者,即所谓讁戍。”
《漢語大詞典》:播谪(播謫)
降职远迁。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白贞甫 ﹞意气高迈,论思雅飭,慨然有 孔北海 之风。违时播謫者一十六年,竟沦於一郎,悲夫!”
分類:降职
《漢語大詞典》:参谪(參謫)
弹劾贬谪。镜花缘第六回:“ 百花仙子 道:‘小仙身获重谴,今被参謫,固罪所应得。’”
分類:弹劾贬谪
《漢語大詞典》:逋谪(逋讁)
指流配谪放。《梁书·武帝纪中》:“自今逋讁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
分類:流配谪放
《漢語大詞典》:诘谪(詰謫)
审讯和罚罪。《宋书·王弘传》:“同伍犯法,无士人不罪之科,然每至詰謫,輒有请诉。”
分類:审讯罚罪
《漢語大詞典》:谪治(謫治)
惩罚。《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此儿多口过,不謫治,怕败坏了天地间事。”
分類:惩罚
《高级汉语词典》:谪疑
指摘怀疑
《漢語大詞典》:谪校(謫校)
被贬谪的军校。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 良玉 自起謫校至总兵,首尾仅岁餘,年三十二。”
分類:贬谪军校
《漢語大詞典》:谪配(謫配)
贬谪发配。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遂謫配 恭陵 ,復令过 陕 赴 洛 。”
分類:贬谪发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