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柔谦(柔謙)
柔和谦逊。 北魏 高允 《征士颂》:“ 张纲 柔谦, 叔术 正直。” 唐 梁洽 《水德赋》:“分位象于八卦,得柔谦于五行。混之不浊,流之不盈。”
《國語辭典》:谦谢(謙謝)  拼音:qiān xiè
谦让而不受。如:「他再三谦谢,还是拗不过主人的好意。」
《漢語大詞典》:谨退(謹退)
谨慎谦逊。宋书·刘怀慎传:“虽名位转优,而恭恪愈至,每所之造位任不踰己者,皆束带门外下车,其谨退类如此。”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 董上治 ﹞为人踆踆谨退,不言躬行,风范凛然。”
分類:谨慎谦逊
《漢語大詞典》:降抑
谦逊退让。 宋 叶适 《〈沈子寿文集〉序》:“今 子寿 专自降抑,未尝以色辞忤物;为前辈,悒然务出诸生后,己之所工,反求中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后以故诣 金陵 ,遇 餘杭生 於旅次,极道契阔,深自降抑,然鬢毛斑矣。”
《漢語大詞典》:谦道(謙道)
谦逊之道。《晋书·乐志下》:“谦道光,冲不盈。”参见“ 谦尊而光 ”。
分類: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尊而光(謙尊而光)
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孔颖达 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踰越。” 阮元 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踰越’。”一说,尊,通“ 撙 ”。退让。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下:“尊读撙节退让之撙……尊与退让同义。”《魏书·李彪传》:“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谦尊而光,为而弗有,可谓四三皇而六五帝矣。”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公子原是説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谦尊而光’起来。”亦省作“ 谦光 ”、“ 谦尊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 唐 柳宗元 《为百官上尊号表》之二:“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己谦尊,参天雨地之功,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安老爷 向来诸处谦光,只有遇着人拜他作老师,从不推让。”
《漢語大詞典》:挹挹
(1).细致貌。 宋 苏辙 《太白山祈雨词》之一:“田漫漫,耕挹挹,拔阵草,生九穀。”
(2).谦逊貌。 清 王晫 今世说·雅量:“ 繆念斋 初擢廷对第一,其意挹挹,益下人,自奉益菲薄,欿然若有不足於怀者。”
分類:细致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持(謙持)
谦逊自持。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凝式 恐事泄,因佯狂,而 涉 以谦持,终免 梁 祸。”
分類:谦逊自持
《漢語大詞典》:谦诚
谦逊诚实。例如:谦诚待人。
分類:谦逊诚实
《漢語大詞典》:孙词(孫詞)
谦逊的话。孙,通“ 逊 ”。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 孔子 ﹞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凡言知,则略无孙词又如此。”
分類:谦逊
《漢語大詞典》:孙辞(孫辭)
(1).谦逊的言辞。孙,通“ 逊 ”。汉书·韩王信传:“﹝ 韩增 ﹞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孙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礼记·儒行“孙接者,仁之能也” 唐 孔颖达 疏:“言孙辞接物是仁儒之技能。”
(2).犹遁辞。故意掩饰本意或避开正题的话。孙,通“ 逊 ”。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 棠 观鱼者。 臧 僖伯 諫……公曰:‘吾将略地焉。’” 晋 杜预 注:“孙辞以略地。”略,巡行。 隐公 本意是观鱼,口头上说略地,所以称为“孙辞”。
《國語辭典》:卑让(卑讓)  拼音:bēi ràng
谦让、退让。《左传。文公元年》:「忠、信,卑让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柔逊(柔遜)
柔和谦逊。明史·孔克仁传:“ 项羽 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 高祖 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漢語大詞典》:敏逊(敏遜)
敏捷谦逊。晏子春秋·问上二一:“其言彊梁而信,其进敏逊而顺,此佞人之行也;明君之所诛,愚君之所信也。”
分類:敏捷谦逊
《漢語大詞典》:慎容
容颜谦逊不苟。 汉 贾谊 新书·道术:“接遇慎容谓之恭,反恭为媟;接遇肃正谓之敬,反敬为嫚。”
《漢語大詞典》:缺衽
亦作“ 缺袵 ”。 谓衣成有意缺襟,示有缺陷,以启迪为人应谦逊自持,不当自满。《韩诗外传》卷三:“衣成则必缺袵,宫成则必缺隅,屋成则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 宋 晏殊 《谢昇王记室表》:“衣存缺衽,式赞于谦冲。”参见“ 缺隅 ”。
《漢語大詞典》:缺隅
宫成有意缺角,表示留有缺陷,不敢自满。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宫成缺隅,衣成缺裾。”参见“ 缺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