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谤诵(謗誦)
怨谤讽诵。孔丛子·陈士义:“先君初相 鲁 , 鲁 人谤诵曰:‘麛裘而芾,投之无戾;芾之麛裘,投之无邮。’”
分類:讽诵
《漢語大詞典》:谤嗤(謗嗤)
诽谤嗤笑。 唐 马总 意林·唐子十卷:“有絶羣之节,必婴谤嗤之患。”
分類:诽谤嗤笑
《漢語大詞典》:欢谤
1.喧哗谤诋。
分類:喧哗谤诋
《漢語大詞典》:欢谤(讙謗)
喧哗谤诋。新唐书·李国贞传:“既至,粮乏,而所储陈腐,民贫不忍遽敛,上书以闻。而军中讙谤。”
分類:喧哗谤诋
《漢語大詞典》:风谤(風謗)
谓纷纷诋毁。《魏书·李彪传》:“然时有私於臣,云其威暴者,臣以直绳之官,人所忌疾,风谤之际,易生音謡,心不承信。”
分類:纷纷诋毁
《漢語大詞典》:雷谤(雷謗)
谓众口交毁。 唐 柳宗元 《祭姊夫崔使君简文》:“雷谤爰兴,按验增诬。”
分類:众口
《漢語大詞典》:罗谤(羅謗)
谓罗织罪名进行诋毁。南齐书·循吏传·刘祥:“岂有事无髣髴,空见罗谤?”
《高级汉语词典》:诮谤
讥诮毁谤
《漢語大詞典》:舆谤(輿謗)
指民间毁谤之话。《六部成语注解·吏部》:“但衙役不严以至舆谤腾矣:此员虽有以上许多好处,但只不能从严约束官役,往往有扰民之事,以致民间毁谤之话传扬纷起矣。”
分類:民间毁谤
《漢語大詞典》:谀谤(諛謗)
奉承和毁谤。 清 魏源 《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而谓党奸諛,抑忠藎,恐起 岳 檜 二人质之,亦未必受此等諛谤也。”
分類:奉承毁谤
《韵府拾遗 漾韵》:益谤(益谤)
韩非子郤子之言非分谤也益谤也
《國語辭典》:薏苡之谤(薏苡之謗)  拼音:yì yǐ zhī bàng
比喻未收贿赂却遭诬谤。参见「薏苡明珠」条。唐。柳宗元 为南承上中书门下嗣乞两河效用状:「首级之差,今复谁辩,薏苡之谤,不能自明。」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分類:蒙冤
《漢語大詞典》:薏苡蒙谤(薏苡蒙謗)
同“ 薏苡之谤 ”。 明史·项忠传:“昔 马援 薏苡蒙谤, 邓艾 槛车被徵。”
《漢語大詞典》:尤谤(尤謗)
怨咎诋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 刘君 脩史时,宰辅得人,藩镇有事,朝廷凡有瑕勣,悉欲书之,冀人惕励。拟纵 董狐 之笔,尤谤必生,匿其功过,又非史职。”
分類:诋毁
《漢語大詞典》:枉谤(枉謗)
诬陷诽谤。《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吃饭中间, 狄希陈 言来语去…… 李奶奶 只説是 狄希陈 造言枉谤。”
分類:诬陷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