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灾谤(災謗)
亦作“灾谤”。 毁谤造成的祸害。《后汉书·杨秉传》:“可遵用旧章,退贪残,塞灾谤。”
《漢語大詞典》:贬谤(貶謗)
贬低,毁谤。《宋书·南郡王义宣传》:“ 柳抚军 忠壮慷慨,亮诚有素, 新亭 之勋,莫与为等,而妄信姦虚,坐相贬谤,不亦惑哉。”
分類:贬低毁谤
《漢語大詞典》:尘谤(塵謗)
诬蔑诽谤。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彼裘紱於何有,貽尘谤於后王。” 李善 注:“言裘紱轻微何所有,而空貽尘谤而及后王。”《魏书·田益宗传》:“但任重据边,易招尘谤,致使 桃符 横加谗毁,説臣恒欲投南,暴乱非一。”
《漢語大詞典》:谤说(謗説)
诽谤。《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公子 朔 又与 齐姜 谤説 急子 ,因生母死於非命,口出怨言,日后要将母子偿命。”
分類:诽谤
《漢語大詞典》:谤沮(謗沮)
谤毁。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施一令则谤沮互起,用一人则疮痏立成。”新唐书·窦参传:“时宦侍谤沮不已, 参 竟赐死于 邕州 ,年六十。”
《漢語大詞典》:谤讦(謗訐)
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并加以攻击。 元 杨弘道 《幽怀久不写一首效韩子此日足可惜赠彦深》诗:“辞直非谤訐,辞夸非颠狂。”
《韵府拾遗 漾韵》:纳谤(纳谤)
崔湜诗嗷嗷路傍子纳谤纷无已
《韵府拾遗 漾韵》:可谤(可谤)
刘诜诗福善理则那造物疑可谤
《高级汉语词典》:间谤
毁谤
《漢語大詞典》:假谤(假謗)
诽谤。宋书·谢灵运传:“今影迹无端,假谤空设,终古之酷,未知或有。”
分類:诽谤
《漢語大詞典》:离谤(離謗)
遭受诽谤。《楚辞·九章·惜诵》:“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王逸 注:“言正直之臣,端其心志,欲以辅君,反为谗人所谤訕,身见排逐而远放也。”
分類:遭受诽谤
《骈字类编》:四谤(四谤)
庄子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冤谤(冤謗)
无故遭受诽谤。《后汉书·霍谞传》:“夫以罪刑明白,尚蒙天恩,岂有冤谤无徵,反不得理?”
《韵府拾遗 漾韵》:蔽谤(蔽谤)
陆龟蒙记事诗嗟今多赤舌见善惟蔽谤
《漢語大詞典》:谤亵(謗褻)
诽谤丑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褻。”
分類: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