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谤讪(謗訕)
毁谤讥刺。《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王舅 张博 数遗王书,非毁政治,谤訕天子。”清史稿·世宗纪:“辛巳, 汪景祺 以谤訕处斩。”
《漢語大詞典》:诋讪(詆訕)
毁谤讥笑。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庙略初定,异议纷然,詆訕盈朝,萋斐成市。” 宋 叶适 《〈龙川集〉序》:“然而詆訕交起,竟用空言罗织成罪,再入大理狱几死,又何酷也!”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胡中藻:“乃尚有出身科目,名列清华,而鬼蜮为心,於语言吟咏之间,肆其悖逆,詆訕怨望,如 胡中藻 者。”
《國語辭典》:诋诮(詆誚)  拼音:dǐ qiào
侮辱、责骂。明。宋濂〈李疑传〉:「然月责钱数千,否必诋诮致讼。」
《漢語大詞典》:谤嘲(謗嘲)
诽谤讥嘲。 宋 王安石 《扬雄》诗之二:“谤嘲出异己,传载因疏略。”
《漢語大詞典》:毁讪(毁訕)
毁谤讥笑。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老成先进之人,皆浑厚雅重,口不出毁訕之言,而身不履诡激之行。”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凡与其意不合者,輒不论其贤、其是、其诚,概加毁訕、排抑而卑小之。”
《漢語大詞典》:诽讥(誹譏)
毁谤讥刺。 清 朱文藻 《〈归田诗话〉跋》:“殆由 文皇 入据大统,人心未安,常恐人臣窃议其后,所谓诗祸,或寓诽讥,当代词人多为隐讳,不能悉其故矣。”
《漢語大詞典》:谤刺(謗刺)
毁谤讥刺。《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以谤刺而伏法者,前有 戴名世 ,继有 查嗣廷 、 汪景祺 。”
《漢語大詞典》:讪刺(訕刺)
毁谤讥刺。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尹山人:“ 尹 因刺之曰:‘尔无我駡,尔注《悟真篇》,恐天下訕刺尔者无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