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村谣(村謡)
民间歌谣。 赵朴初 《百字令·谒黄帝陵》曲:“村謡野语,民魂跃跃千古。”
《高级汉语词典》:传谣  拼音:chuán yáo
传布谣言
《漢語大詞典》:颂谣(頌謡)
犹歌谣。 明 陆采 《怀香记·承明雪宴》:“冰澌掩盖静压波涛,瑞足 江 南起颂謡。”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谣讴(謡謳)
歌谣。宋书·乐志一:“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 汉 世街陌謡謳,《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白头吟》之属是也。”
分類:歌谣
《骈字类编》:泽谣(泽谣)
宋书范泰传:陛下昧旦丕显,求民之瘼,明断庶狱,无倦政事,理出群心,泽谣民口,百姓翕然,皆自以为遇其时也。
《漢語大詞典》:讹谣(訛謡)
民谣,歌谣。汉书·翟方进传:“民人讹謡,斥事感名。”旧唐书·音乐志二:“《懊憹》, 晋 隆安 初民间讹謡之曲。歌云:‘春草可揽结,女儿可揽擷。’ 齐太祖 常谓之《中朝歌》。” 清 李清 《三垣笔记附识》中:“奸人伏匿,暗助惊譟,儿童数月或为 秦 声,讹謡满城,意在迎贼。”
分類:民谣歌谣
《漢語大詞典》:诼谣(諑謡)
毁谤。红楼梦第七八回:“諑謡謑詬,出自屏幃。”清史稿·选举志二:“适留 日 学生迭起风潮,諑謡繁兴,党争日甚。” 周泳 《感怀八章》诗之一:“缺来袞职谁缝补,话到蛾眉有諑謡。”
分類:毁谤
《漢語大詞典》:复陂谣(復陂謡)
汉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事见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 宋 范成大 《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 清 查慎行 《新河》诗:“故道视同甌脱地,小儿争唱《復陂謡》。”
《漢語大詞典》:复陂谣
汉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事见《汉书。翟方进传》:"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謡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
《漢語大詞典》:谣曲
没有伴奏的歌曲。 巴金 《鬼》:“于是风起来了,一吹便吹散了谣曲。”
分類:伴奏歌曲
《漢語大詞典》:谣词(謡詞)
歌谣的词。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巖 復造謡词曰:‘迎 闯王 ,不纳粮。’使儿童歌以相煽,从 自成 者日众。”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谣风(謡風)
(1).犹言风俗习情。 唐 王勃 《山亭兴序》:“藤牵赤絮,南方之物产可知;粉渍青田,外域之謡风在即。”参见“ 謡俗 ”。
(2).捏造的消息。 沙汀 《范老老师》:“然而,就在前天,那高中生忽又放出一般谣风: 范老老师 神经有毛病了!”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他听信谣风,砍竹子上街去卖去了。”
《國語辭典》:谣俗(謠俗)  拼音:yáo sú
由歌谣中反映出的风俗民情。《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人人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
《漢語大詞典》:谣讼(謡訟)
见“ 謡颂 ”。
《漢語大詞典》:谣颂(謡頌)
亦作“谣讼”。 民间流传的赞颂。 唐 元结 《崔潭州表》:“謡颂之声,达于朝廷。”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横扰既絶,謡讼溢境。”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书》之十:“某启,人来辱手教,具审起居佳胜,吏民畏爱,謡颂布闻,甚慰所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老龙舡户:“自昭雪后,遐邇懽腾,謡颂成集焉。”
《漢語大詞典》:踏谣娘(踏謡娘)
南北朝 及 唐 代散乐。旧唐书·音乐志二:“《踏摇娘》,生於 隋 末。 隋 末 河内 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 河朔 演其曲而被之絃管,因写其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近代优人颇改其制度,非旧旨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托名》:“《隋唐嘉话》云: 隋 末, 河閒 有人使酒,自号郎中,醉必欧其妻,其妻美而善歌,好事者呼为《踏摇娘》。今转为《踏容娘》也。”
分類:散乐
《漢語大詞典》:僮谣(僮謡)
即童谣。 汉 王充 论衡·偶会:“僮謡之语当验,斗鸡之变适生;鸜鵒之占当应, 鲁昭 之恶适成。非僮謡致斗竞,鸜鵒招君恶也,期数自至,人行偶合也。”
分類: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