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伴君如伴虎  拼音:bàn jūn rú bàn hǔ
(谚语)比喻所处之境,危险之极,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他性情粗暴,常令属下有伴君如伴虎,动辄得咎的感觉。」
《国语辞典》:棒下出孝子  拼音:bàng xià chū xiào zǐ
(谚语)强调严格的管教,才能引导女子向善成材。如:「你对儿女这么纵容怎么可以?要知道棒下出孝子啊!」也作「棒头出孝子」。
《国语辞典》:出手见高低(出手见高低)  拼音:chū shǒu jiàn gāo dī
(谚语)比喻一相较量,立判胜负。如:「行家较量,通常是出手见高低。」
《国语辞典》:打人喊救人  拼音:dǎ rén hǎn jiù rén
(谚语)打人的人反过来喊救人。比喻颠倒是非。如:「自行毁约的人竟然先控诉起来了,真是打人喊救人。」
《国语辞典》:不知者不罪  拼音:bù zhī zhě bù zuì
(谚语)不是故意或不知情之下所做的错事,就不加以怪罪。清。李渔《慎鸾交》第三三出:「原来是侯老爹,古语道得好,不知者不罪。请问侯老师,前日来过,昨日来过,为甚么今日又来。」也作「不知不罪」、「不知者不做罪」。
《国语辞典》:拆穿西洋镜(拆穿西洋镜)  拼音:chāi chuān xī yáng jìng
(谚语)比喻识破骗局,揭发真相。如:「他这种骗人的手段,并不高明,一下就被我们拆穿西洋镜了。」
《国语辞典》:财去身安乐(财去身安乐)  拼音:cái qù shēn ān lè
(谚语)花钱消灾,换得身心安宁喜乐。《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黄胖姑又哈哈笑了一声道:『有什么出头不出头,你连「财去身安乐」一句话,还不晓得吗?』」
《国语辞典》:和尚吃八方  拼音:hé shàng chī bā fāng
(谚语)比喻吃得开,或到处捞好处。《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俗语说:『和尚吃八方』,他家太太老伯,连著师姑庵里的钱,都会募了来做好事,也总算神通广大了。」
《国语辞典》:好汉惜好汉(好汉惜好汉)  拼音:hǎo hàn xí hǎo hàn
(谚语)有才能有志气的人,彼此赏识爱惜。《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
《国语辞典》:好酒沉瓮底(好酒沉瓮底)  拼音:hǎo jiǔ chén wèng dǐ
(谚语)沉在瓮底的酒是最香醇的。比喻好戏在后头。如:「好酒沉瓮底,真正的好戏还没上场呢!」
分类:谚语香醇
《国语辞典》:好客主人多  拼音:hǎo kè zhǔ rén duō
(谚语)好客人到处受欢迎。《二十载繁华梦》第一四回:「周庸祐即到那店里住下。俗语说『好客主人多』,周庸祐是广东数一数二的富户,自然招呼周到。」
《国语辞典》:好物不在多  拼音:hǎo wù bù zài duō
(谚语)好的东西不一定要数量多。《通俗编。数目》引《南唐近事》:「唐元宗曲江宴,命近臣赋诗。朱巩惟进一联,不能终篇。曰:『好物不在多。』」
《国语辞典》:好心没好意(好心没好意)  拼音:hǎo xīn méi hǎo yì
(谚语)好心待人反被误解。如:「待人处事要懂得善巧方便,否则老是当滥好人,最后必然落得『好心没好意』的下场。」也作「好心不得好报」、「好心没好报」。
《国语辞典》:虎毒不食子  拼音:hǔ dú bù shí zǐ
(谚语)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如:「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你怎么忍心让你的儿子替你背黑锅。」也作「虎毒不吃儿」、「虎毒不食儿」。
《国语辞典》:虎毒不食儿(虎毒不食儿)  拼音:hǔ dú bù shí ér
(谚语)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四出:「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尚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也作「虎毒不吃儿」、「虎毒不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