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谐穆(諧穆)
和睦。魏书·孝感传·阎元明:“昆弟雍和,尊卑谐穆。”北史·萧宝夤传:“ 宝夤 器性温顺,自处以礼,奉敬公主,内外谐穆。”
分類:和睦
《漢語大詞典》:谐密(諧密)
谐和。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一:“昔有渔父宿于川,夜半闻水中有弦歌之音,宫商和畅,清弄谐密。”
分類:谐和
《漢語大詞典》:谐称(諧稱)
打趣的称呼。《新华文摘》1984年第1期:“ 麦克林托克 没有结过婚,她与玉米打了一辈子交道,获得了‘玉米夫人’的谐称。”
分類:打趣称呼
《漢語大詞典》:谐靡(諧靡)
和谐美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於往昔多矣。”
《漢語大詞典》:谐款(諧款)
和谐款洽。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当世之士,皆愿与交, 撝 随方接对,无不谐款。”
分類:和谐
《漢語大詞典》:谐决(諧決)
谓恰当地判断处理。魏书·肃宗纪:“帝齿周星纪,识学逾躋,日就月将,人君道茂,足以抚缉万邦,谐决百揆。”
分類:恰当判断
《漢語大詞典》:谐句(諧句)
风趣的语句。 萧乾 《银风筝下的伦敦》:“破屋栋、送奶车、举重机上全悬着饱经风霜的国旗,颓壁上写着种种谐句。”
分類:风趣语句
《漢語大詞典》:谐缉(諧緝)
协调一致。宋书·巴陵哀王休若传:“上以 休若 和善,能谐缉物情,虑将来倾幼主,欲遣使杀之。”南史·张永传:“时 萧思话 在 彭城 , 义宣 虑二人不相谐缉,与 思话 书,劝与 永 坦怀。”
《漢語大詞典》:谐画(諧畫)
富于谐趣的画。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在微细的灯光下,隐约看见墙上一边贴着八仙打麻雀的谐画,一边是烟草公司‘还是他好’的广告画。”
《韵府拾遗 歌韵》:谐诃(谐诃)
刘弇诗寄之相谐诃
《漢語大詞典》:谐给(諧給)
谓诙谐而敏于言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蔡攸 初以 淮康 节领相印, 徽宗 赐曲宴,因语之曰:‘相公公相子。’盖是时 京 为太师,号‘公相’。 攸 即对曰:‘人主主人翁’。其善为谐给如此。”
分類:诙谐言辞
《漢語大詞典》:谐度(諧度)
合于音律法度标准。 唐 赵宗儒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哀册文》:“六律谐度,四时齐信。”
《漢語大詞典》:谐晤(諧晤)
谓和谐地相聚。 南朝 陈 沈炯 《离合诗赠江藻》:“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
分類:和谐相聚
《漢語大詞典》:谐谐(諧諧)
戏笑貌。 明 杨慎 《滇载记》:“时有妖巫女歌曰:‘莫道君为山海主,山海笑谐谐。园中花谢千万朵,别有明主来。’”
分類:戏笑笑貌
《漢語大詞典》:谐振(諧振)
无线电接收机中调谐回路的振荡频率与无线电发射台的振荡频率相同时,接收机就可以收到发射台的无线电波,这种现象叫做谐振。有时也称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