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9—前117 【介绍】: 西汉蜀郡成都人,字长卿。工辞赋。初事景帝为武骑常侍,病免。去梁,从枚乘等游。后于临邛遇新寡家居之卓文君,携以同奔成都。武帝读相如所作《子虚赋》而善之,召为郎。后为中郎将,奉使通西南夷,有功。拜孝文园令,病免。有《上林》、《大人》等赋。
全汉文·卷二十一
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蜀郡成都人。以赀为郎,事景帝,为武骑常侍,病免。客游梁,后归蜀。武帝召,复为郎,拜中郎将,坐事免,寻复为郎,拜孝文园令,病免。有集二卷。
王谏 朝代:新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新莽时济南东平陵人。王莽远亲。莽欲改太后汉家旧号,易其玺绶。谏欲谄莽,乃上书言“太皇太后不宜称尊号,当随汉废,以奉天命”。后为莽所鸩杀。
全汉文·卷六十
谏,莽疏属。始建国初以上书鸩死。
苟谏 朝代:新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新莽时人。为上党太守。王莽杀鲍宣,复欲灭其子鲍永。谏召永为吏,常置府中,因免于难。
田怀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平州卢龙人。卢龙节度使田季安子。幼不能事,政决于私奴蒋士则。数易置诸将,军中怒,推田弘正为留后。弘正送怀谏至京师,授右监门卫将军。
辛怡谏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
怡谏。陇西人。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慎矜子。玄宗开元十八年登进士第,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历任永乐丞、监察御史,官至岳州刺史。善诗赋。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慎矜之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及第。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历仕永乐丞、监察御史、岳州刺史。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国秀集》目录、《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三。杨谏善诗赋,《国秀集》录诗1首。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一著录《杨谏文集》,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五
谏官永乐丞。
王谏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九
谏。玄宗时人。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四
谏字仲几。休宁人。灵洗七世孙。开元二十七年进士。再选蓝田尉。累迁著作郎大理司直汾州巡官。入为卫尉卿京兆少尹。终密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8—836 【介绍】: 唐怀州温人,字匡谏。少骁锐。累历滕、丰、沛、狄四镇将。宪宗元和间讨吴元济,伐李师道,以功进侍御史、御史中丞。穆宗长庆初平河朔乱,诏充武宁军节度使。文宗大和初,平李同捷叛,诏拜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册拜太傅,封雁门郡王,进兼侍中。改忠武、河中、宣武三节度。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8—836 字匡谏,怀州温(今河南温县)人。德宗建中二年(781)为徐州镇将,累立战功。宪宗元和十五年(820)迁沂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任武宁军节度副使,二年逐节度使崔群。朝廷无奈授节钺。文宗大和三年(829)封雁门郡王。六年徙忠武军节度使,七年移镇河中,九年移镇宣武。开成元年(836)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性警敏,尝览染署岁簿,悉能言其尺寸。所读书,一阅即终身不忘。顺宗时为河中少尹。与王叔文友善。叔文用事推行政治改革,宦官俱文珍等迫害叔文,谏亦贬台州司马,终循州刺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颍川(今河南禹州)。家居于吴(今江苏苏州)。代宗大历间为刘晏属吏。顺宗永贞元年(805)任仓部郎中、判度支。与王叔文等关系密切,参与永贞革新。是年七月出为河中少尹。宪宗即位后,贬台州司马,为八司马之一。元和元年(806)在越州。十年除封州刺史。约于十五年改循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除道州刺史,卒于任。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国史补》卷中、《陈宣鲁墓志》拓片(见1986年第二期《文物》)。著《彭城公故事》一卷,记刘晏遗事,已佚。《会稽掇英总集》卷四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谏。德宗时人。为刘晏属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3—819后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谏卿。德宗贞元元年进士。顺宗时累迁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宪宗元和初擢为监察御史。坐诬论李吉甫,出为资州刺史。工诗,以典重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2?—822? 字谏卿,排行二十七。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家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德宗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授义兴县尉,迁义兴主簿。顺宗朝因公言王叔文政治革新之非,贬汀州宁化县尉。宪宗元和元年(806)入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三年贬巴州刺史。历资、洋、睦等州刺史,皆有政绩。十四年入朝为户部郎中。生平散见孟简《建南镇碣记》、韩愈《顺宗实录》卷四、《唐才子传》卷五。辛文房谓其诗“造妙良选,作皆典重”。《全唐诗》录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
唐诗汇评
羊士谔(约762-约820),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授常州义兴尉。九年,以右威卫兵曹参军佐浙东皇甫政幕。贞元末,充宣歙巡官。永贞元年至长安,因言王叔文之非,贬汀州临化尉。福建观察使阎济美奏为大理评事。元和初,擢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内供奉。三年,坐与窦群、吕温倾陷李吉甫,贬资州刺史,未行,再贬巴州刺史。历资、洋、睦三州刺史,入为户部郎中,卒。有《羊士谔诗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六百十三
士谔。泰山人。贞元元年进士。元和初官监察御史。擢户部郎中。出为资州刺史。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入室三人:张枯、节士谔、元稹。
唐才子传
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
吴礼部诗话
文章尚论其世,……羊士谔刺王、韦远贬,亦有气节。《十贤集》,士谔亦在其中。
《唐诗品》
士谔诗气格昂然,不落卑调,然例之能品,亦萧然微尔。予谓谔诗如素障子,虽无烂目之华,欲摘其瑕,亦无处下手。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有美不胜收,品居中下者;亦有无一言可举,不得不称为胜流者,以风度论也。知此可以定羊资州诗矣。贞元后,集中有佳诗易,无恶诗难。羊士谔诗虽不甚佳,却求一字之恶不可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3—843 【介绍】: 唐怀州武陟人。刘悟子。李师道署为门下别奏,悟卒,知留后,以赂拜节度使。文宗大和初进检校尚书左仆射,拜司空,封沛国公。后入朝,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仇士良交恶。武宗立,兼太子太师。性奢侈,无远略。闻士良宠方渥,忧病卒。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三
从谏。泽潞节度使悟子。悟卒。从谏主留后。宝历中为昭义节度使。太和初进司空。封沛国公。七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检校司徒兼太子太师。会昌三年卒。年四十一。赠太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6 【介绍】: 唐僧。邓州南阳人,徙居扬州,俗姓张。及壮,忽信佛理,舍妻儿出家。登戒后,颇了禅旨。寻住洛阳广爱寺。武宗会昌中被迫归俗。宣宗初,仍归旧寺。卒年八十余。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张氏。其先南阳人。后徙广陵。性倜傥。为乡里所畏服。有善相者。谓曰。子身八尺。眉目秀朗。他日必荷荣寄。谏曰。素不愿仕进。未知所以荣寄也。曰非独以仕进为荣寄。方壮岁。忽谢遣妻子。求薙染。甫登戒品。因悟心宗。寻挂锡于洛下广孝寺。慕道之宾。纷然参访。民间尤敬事之。设食必位对宾头卢尊者曰。固生罗汉也。会昌沙汰。谏乌帽麻袍。得皇甫氏温泉之别业匿焉。夏尝入定于后冈乔木下。一日雷电。风雨大作。他在者皆惊走。谏跏趺坐自若。徐向空叱曰。恶畜生敢尔。大中初。归洛下。时广陵所生之子长矣。偶来觐。遇谏于院门不识也。乃从问所在处。谏诡指之曰。东南。子去。因阖户不复出。咸通七年。丙戌夏。遍诣檀越辞别。且戒诸弟子玄章等。秋七月朔。旦起盥手焚香。称慈氏如来。右胁卧而逝。年八十馀矣。玄章等。送尸于建春门外尸陀林。施诸鸟兽。三日视之。肌貌如生。卒无侵毁者。于是又以西竺法焚之。收合馀烬。起白塔于道旁。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从谏。姓张氏。本南阳人也。徙居广陵生于淮甸焉。为性倜傥器宇崇峙。于闾里间为时畏服。遇相工曰。子身长八尺眉目秀朗。他日必荷荣寄。谏曰。心不愿仕于荣寄何有。相工曰。所寄荷不可测也。越壮室之年。忽深信佛理。遂舍妻孥求僧披剃焉。甫登戒地颇护心珠。因悟禅那顿了玄理。方数十载同好之者自远而来请问。谏一一指订俾其开觉。寻游洛下广爱寺挂锡。时禅客鳞集。如孝子之事父母焉。洛中有请谏设食。必排位对宾头卢尊者。其为人之钦奉皆此类矣。属会昌四年诏废佛塔庙。令沙门复桑梓。亦例澄汰。乃乌帽麻衣潜于皇甫氏之温泉别业后冈上。乔木骈郁巨石砥平。谏于夏中常就此入定。或补毳事。忽遇颓云驶雨霆电击石烈风兼至。凡在此者惊奔恐慑。谏唯欣然加趺而坐。若无所闻者。或问谏曰。恶畜生何尔。大中初宣皇诏兴释氏。谏还归洛邑旧居。其子一日自广陵来觐。适与谏遇于院门。威貌严庄不复可识。乃问曰。从谏大德所居。谏指之东南可寻。其子既去。遂阖门不出。其割裂爱网又若此也。咸通七年丙戌岁夏五月。忽出诣檀越家。辞别曰。善建福业。贫道秋初当远行。故相闻耳。至秋七月朔旦。旦盥手焚香念慈氏如来已。右胁而卧。呼门人玄章诫之曰。人身难得而易失。急急于物无心无为流转。无生灭法一切现存。今乃生也有涯。暂与尔别。是日无疾而化。行年八十馀矣。玄章等奉遗旨。送尸于建春门外尸陀林中施诸鸟兽。三日复视之肌貌如生。一无近者。遂以饼饵覆之。经宿有狐狼迹。唯啖所覆身且俨如。乃议用外国法焚之。收合馀烬起白塔于道傍。人尤归信香火不绝焉。次有杭州径山院释鉴宗。湖州长城人也。姓钱氏。即礼部侍郎徽之孙。父晟有疾。宗割股肉馈啖之绐云。他畜之肉。未几病间。孝誉闻于亲里。乃求出家。时州开元寺有上都临坛十望大德内供奉高闲。闲善草隶。尝对懿宗御前书。甚高华望。宗誓礼为师。后出学涉通净名思益经。遂常讲习。闲公亦示其笔法。渐得凤毛焉。倏往谒盐官悟空大师。随众参请顿彻心源。却复故乡劝人营福。咸通三年辛巳巡历名山。遂止天目东峰径山焉。道俗归心恢扬法教。出弟子尤者天童山咸启。敕赐紫衣。背山行满皆分枝化物。至七年丙戌闰三月五日示灭。迁塔于大寂岩下。梁乾化五年吴越国王尚父钱氏表请。追谥大师曰无上。祖门传号为径山第二祖。时吴兴沈修者。自号白牙先生。述德为赞记焉。
神僧传·卷第九
释从谏。姓张氏。南阳人。徙居广陵为土著姓。身长八尺眉目魁奇。越壮室之年忽顿悟真理。遂舍妻子从披削焉。于是研精禅观心境明白。不逾十载耆年宿德皆所推服焉。及来洛师遂止敬爱寺。既年德并成缁黄所宗。每赴供皆与宾头卢尊者对食。其为人天钦奉若此。唐武宗嗣历改元会昌。爱驭凤骖鹤之仪。薄点黑降龙之教。乃下郡国毁庙塔令沙门复。初谏公乃乌帽麻衣潜于皇甫枚之温泉别业。后冈上乔木骈郁巨石砥平。谏公夏日常于中入寂。或补毳事。忽一日颓云驶雨。霆击石傍。诸兄走往林中。谏公恬然跏坐若无所闻者。诸兄致问。徐曰。恶畜生而已。至大中初宣宗复兴内教。谏公归东都故居。其子自广陵来觐。适与谏遇于院门。威貌崇严不复可识。乃拜而问从谏所居。谏公指曰。近东头。其子既去遂阖门不出。其割裂爱网又如此。咸通丙戌岁夏五月。忽遍诣所向信家。皆谓曰。善建福业。贫道秋初当远行。故相别耳。至秋七月朔。清旦盥手焚香念慈氏如来。遂右胁而卧。呼门人玄章等诫曰。人生难得。恶道易沦。唯有归命释尊励精梵行。龙华会上当复相逢。生也有涯与尔少别。是日无疾奄化。行年八十馀矣。玄章等奉遗旨送尸于建春门外尸陀林中施诸鸟兽。三日复视之。饥貌如生无物敢近。遂覆以饼饵。经宿有狼狐迹。唯啖饼饵而丰肤宛然。乃依天竺法阇维讫。收馀烬起白塔于道傍。春秋奉香火之荐焉普闻。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谏卿。金陵人。大中时乡贡进士。
崔佩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清河武城人,字声谏。崔鄯子,一说崔郾子。懿宗咸通八年,自监察御史入为翰林学士。十年,改考功郎中,罢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