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29 【介绍】: 宋秀州华亭人,字商彦。徽宗宣和元年进士。累官秘书省校书郎。六年,使金贺生辰,到燕山置币而返。七年再使金,时金军南下,气焰甚盛,不为之稍屈。钦宗靖康初始还,擢吏部员外郎。高宗建炎中,历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力持正议,凡命令不合公议者,皆极谏或即封还。为黄潜善、汪伯彦所恶,因事斥之。三年,召赴行在平江,请高宗移驻江宁,并陈所以守长江之策。扈驾至临安,迁礼部侍郎,寻卒。
全宋文·卷三五○三
卫肤敏(一○八一——一一二九),字商彦,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宣和元年进士及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累官秘书省校书郎。靖康初,迁吏部员外郎。建炎中,历起居舍人,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读,俄迁中书舍人。坐考试卤莽,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洞霄宫。三年,召赴行在,除礼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著有《谏议遗稿》二卷。见《浮溪集》卷二五《赠大中大夫卫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6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季申。富弼孙。少敏悟,有才名。以父任补官。钦宗靖康初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高宗建炎四年,累迁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改同知院事。为吕熙浩、秦桧所忌,数月罢。后知衢州,坐事落职奉祠,徜徉山泽,放意吟咏,与苏迟、叶梦得诸人交游。
全宋诗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洛阳(今属河南)人。弼孙。钦宗靖康初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授著作佐郎。三年,除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右谏议大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五)。四年,迁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改同知枢密院事,为吕颐、秦桧所忌,数月即罢,提举临安洞霄宫。起知衢州。十二年,坐事落职(同上书卷一四四)。二十六年卒(同上书卷一七五),年七十三(参《古籍整理与研究》第六期王兆鹏《宋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宋史》卷三七五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四○二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富弼之孙,富绍庭之子。以父任补官,靖康初召赐同进士出身,建炎初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右谏议大夫,出知鼎州。四年,入为给事中,迁御史中丞,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除同知枢密院事,为吕颐浩、秦桧所忌,遂罢,以本官奉祠。八年,起知衢州,罢,又知泉州,复以失入死罪落职奉祠。后复端明殿学士。绍兴二十六年卒于建州,年七十三。见《宋史》卷三七五本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三四、一七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王兆鹏《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蜀人,字文渊,一字退翁。徽宗宣和三年上舍第一。钦宗靖康元年,官右谏议大夫。高宗建炎元年,为左司员外郎,试起居郎。以推举伪楚张邦昌,论死。
全宋文·卷四○四六
宋齐愈,字文渊,一字退翁,邛州依政(今四川邛崃东)人。宣和三年上舍第一,积官著作佐郎,靖康元年除御史。建炎元年,为右司员外郎,试起居郎,迁右谏议大夫,旋罢。或告其推举张邦昌,是年七月,处以腰斩。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五、六、七及张栻《记宋退翁齐愈被祸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8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彦济。徽宗政和二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阿附秦桧,与何铸论罢岳飞兵权,且劾王庶、刘子羽等有异议者。迁起居郎兼侍讲,除右谏议大夫,进侍御史、吏部尚书,出知严州。
全宋诗
罗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彦济,歙县(今属安徽)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调郴州教授。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迁大理寺丞。阿附秦桧,十年,为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十二年,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十三年,为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四、一四四、一四八)。十四年,以亲老出知严州。秩满,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八年卒(同上书卷一七九),年七十。有《东山稿》,已佚。《淳熙新安志》卷七、《宋史》卷三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七三
罗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彦济,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第政和二年进士,教授郴州,累迁至刑部员外郎。绍兴十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权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擢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严州,提点江州太平兴国宫。绍兴二十八年卒,年七十。汝楫为台谏日,与万俟卨等陷害岳飞及反对和议者甚力。著有《东山猥稿》二十卷、奏议八卷、外制二卷。见洪适《盘洲文集》卷七七《罗尚书墓志铭》,《宋史》卷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70 【介绍】: 宋温陵人,后徙潮州,字元龟。高宗建炎初,廷试第二,差监登闻鼓院,奉祠。赵鼎谪潮州,日从讲学。后知连州,张浚亦谪居,命其子栻与讲学。孝宗时,迁礼部侍郎、谏议大夫,上疏劾汤思退主和误国罪,改兵部侍郎,官终礼部尚书。
全宋诗
王大宝(一○八九~一一六五),字元龟,潮州(今属广东)人。高宗建炎初进士,授南雄州学教授,移病归。差监登闻鼓院,主管台州崇道观。知连州、袁州。进《》、《》、《易解》,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除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二十六年,出知温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七五)。提点福建、广东刑狱。孝宗即位,除礼部侍郎,擢右谏议大夫。因忤汤思退,提举太平兴国宫,寻致仕。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召为礼部尚书。议者劾其乞复行钱非是,仍致仕,寻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全粤诗·卷二七
王大宝(一○八九 — 一一六五),字元龟。海阳(今潮州)人。宋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廷试进士第二,授南雄州教授,移病归。差监登闻鼓院,主管台州崇道观,复累年。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起知连州,后移袁州。进《》、《》、《易解》,绍兴二十五年除国子司业兼崇政殿说书。翌年,出知温州,提点福建、广东刑狱。宋孝宗即位,除礼部侍郎,擢右谏议大夫。力赞张浚恢复之议。未几,以忤汤思退,以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寻致仕。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召为礼部尚书。言官劾其乞复免行钱非是,诏致仕。寻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八六、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七有传。诗五首。
全宋文·卷四○八四
王大宝(一○九四——一一七○),字元龟,潮州揭阳(今广东揭阳)人。建炎初廷试第二,授南雄州教授。差监登闻鼓院,奉祠,起知连、袁州。时赵鼎、张浚谪居,大宝日与游从讲学。除国子监司业兼崇政殿说书。出知温州,提点福建路刑狱,改广东。孝宗立,除礼部侍郎,擢右谏议大夫,徙兵部侍郎。力请致仕,乾道初起复礼部尚书。六年卒,年七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七一、一七五,《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四,《宋史》卷三八六本传,《宋史新编》卷一四三,《南宋书》卷三四。
林安宅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九
林安宅(一○九九——一一八一)字居仁,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敷之从子。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中知新昌县,转建州观察推官,寻通判漳州。二十八年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历江南西路、两浙路转运副使。三十二年改户部郎中。隆兴元年知临安府。乾道元年为右谏议大夫、户部侍郎。二年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淳熙中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八年卒,年八十三,积阶至正奉大夫。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二之五三、职官七八之五一、选举三四之一二、食货六三之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七、一七九、一九八,《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0—1136 【介绍】: 宋襄州邓城人,字觉民。徽宗宣和三年上舍及第。累迁右谏议大夫。钦宗靖康初,力主割弃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高宗建炎四年,上言裂河南、江北数十州地为藩镇,付以兵权。由参知政事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秦桧自金归,力荐其忠。绍兴元年,为秦桧所排挤,罢相,知温州,退居天台。
全宋诗
范宗尹(一○九八~一一三六)字觉民,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诣康王劝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出知舒州,又以受伪命事责置鄂州。后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四年,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三)。绍兴初为秦桧所挤,落职知温州。六年,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宋史》卷三六二、《嘉定赤城志》卷三四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四二五一
范宗尹(一一○○——一一三六),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请弃三镇以纾祸,坐罢。张邦昌僭位,复其职。建炎初出知舒州,以言者论其尝受伪命,责置鄂州。后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次年继吕颐浩为相,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绍兴初罢,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沈与求劾之,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六年八月卒,年三十七。谥宗肃。《宋史》卷三六二有传。
梁仲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
梁仲敏,字元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宣和初,上舍两优释褐,调泰州海陵簿、淮宁府仪曹,改秩授镇江管内安抚司、福建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通判温州。绍兴三年,召为太府丞,迁太常丞,除驾部员外郎。出知临江军,移永州,迁福建路提刑。三十年,入为监察御史,寻迁右司谏,拜右谏议大夫。请祠,遂以敷文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未几致仕,卒赠宝文阁学士。见《嘉泰会稽志》卷一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一八六、一九四、一九九等。
宋登科记考
梁遘子。字元功。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职至徽猷阁待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70 【介绍】: 宋襄阳谷城人,寓居台州,字瞻叔。王纲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累迁太府少卿。孝宗时,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擢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附汤思退力主宋金和议,专以割地啖敌为得计。后罢。乾道元年,起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有《汉滨集》。
全宋诗
王之望(?~一一七○),字瞻叔,襄阳谷城(今属湖北)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十八年,出知荆门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八)。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三十年,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三十二年,为川陕宣谕使(同上书卷一九八、二○○)。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隆兴初,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二年(一一六四)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寻复罢。六年冬卒。谥敏肃(《宋会要辑稿》)。有《汉滨集》六十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王之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汉滨集》为底本,酌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三五一
王之望(一一○四——一一七一),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谷城)人,后寓居台州。初以父荫入仕,绍兴八年登进士第,为处州教授。历知荆门军、湖南提举常平茶盐、潼川府路转运判官、成都府路转运副使。四川军兴,除太府少卿,总领全蜀财赋。孝宗即位,改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及还朝,参赞江淮都督府军事。继权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隆兴二年,自右谏议大夫拜参知政事,未几兼同知枢密院事。时和战未决,之望力附和议,以言者论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乾道初起知福州,为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乾道七年卒,年六十八,谥敏肃。著有《汉滨集》。见本集卷八《候边事少宁乞差宫祠朝劄》,《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仪制一一之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宋史》卷三七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
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擢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迁左司谏。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累迁监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进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林大鼐,字梅卿,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历官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权吏部尚书。后为秦桧所忌,出知泉州,卒于任。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五一。
全宋文·卷四三八一
林大鼐,字梅卿,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五年进士。为临安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十七年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复任太常寺主簿,擢殿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除吏部尚书兼侍讲,出知泉州。二十七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卒。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九、礼二○之五,选举二○之八、选举二○之九、选举三○之二、食货四○之二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宋史》卷一○三《礼志》六,《莆阳比事》卷二,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4—1198 【介绍】: 宋建昌南城人,字彦文。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知龙泉县,有善政。历提举湖南常平,提点湖北、江东刑狱。巨豪犯法,严惩不贷。除监察御史,首陈士风掊克、诞慢、媮惰、浮虚四弊。累官徽猷阁学士、知建宁府。以通奉大夫致仕。卒谥简肃。
全宋文·卷四六四九
张大经(一一一四——一一九八),字彦文,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绍兴十五年登进士第,为龙泉宰。历提举湖南常平,提点湖北、江东刑狱,除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守殿中侍御史,除侍御史。历试右谏议大夫兼侍讲、礼部尚书兼侍读,出知建宁府,进龙图阁学士,以通奉大夫致仕。庆元四年卒,年八十五,谥简肃。见杨万里《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二一),《宋史》卷三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6—?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季陵。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累官集贤殿修撰,历知饶州、襄阳、赣州,并有惠绩,未几罢。起集英殿修撰卒。有《易三传》、《西汉南北史左氏缀节》、《撄宁居士集》。
全宋诗
陈天麟(一一一六~一一七七),字季陵,宣城(今安徽宣州)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三十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录》),调广德县主簿。二十六年,由太平州教授行国子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太府寺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一六)。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吏部侍郎(同上书职官五一之二三)。二年,知襄阳府(同上书食货二一之七)。四年,知镇江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一、食货五八之五)。九年,知婺州(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三一)。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赣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一三)。四年,卒。有《撄宁居士集》,已佚。事见《宛雅初编》卷一,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陈天麟诗,据《宛陵群英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天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隆兴元年,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乾道三年为左司谏。首言会子之弊,愿捐内帑以纾细民之急。孝宗锐意图治,良祐有“愿为良臣,不为忠臣”之语。累迁吏部尚书。时议遣泛使请地,上奏力论遣使乃启衅之端。忤旨贬瑞州居住。淳熙四年起知徽州,知建宁府卒。
全宋诗
陈良祐,字天与,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历官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出为福州路转运判官。乾道三年(一一六七),迁右司谏,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吏部侍郎、尚书,因事贬瑞州居住,寻移信州。淳熙四年(一一七七),起知徽州、建宁府。《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
陈良祐,字天与,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及第。除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又以汪澈荐,除监察御史,累迁军器监兼邓王府直讲。隆兴元年,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乾道三年,除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郎,寻除左司谏。又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迁吏部侍郎。寻除尚书。忤旨,贬瑞州居住,寻移信州。淳熙四年,起知徽州,寻除敷文阁待制、知建宁府,卒。《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 【介绍】: 宋处州青田人,字世修。蒋存诚从子。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自太学正累进秘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论对奏议,得孝宗赏识。历右正言、御史中丞,敢言直谏,多为采纳。光宗绍熙间,知宁国府,徙太平州,适遇水灾,力行赈恤之政。以通议大夫致仕卒。
全宋文·卷五八○三
蒋继周(?——一一九六),字世修,处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举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衢州常山县主簿,历州学教授、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知舒州。擢秘书丞,权吏部郎官,又兼太子侍读。淳熙十年除右正言,历知贡举,兼侍讲,迁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礼部尚书,知婺州。绍熙元年加焕章阁待制,徙太平州,后与祠。庆元二年卒。见陆游《中丞蒋公墓志铭》(《渭南文集》卷三五),《南宋馆阁录》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