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奉承话(奉承话)  拼音:fèng chéng huà
谄媚讨好他人的话。《文明小史》第二○回:「我自从东洋回来,所遇见的人,不是我当面说句奉承话,除了君家三位,馀外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办事的。」
《国语辞典》:阿意顺旨(阿意顺旨)  拼音:ē yì shùn zhǐ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二。汉人规戒》:「汉人于交友故旧,动存规戒,其不肯阿意顺旨,以陷于非义,此风凛然可喜。」也作「阿谀顺旨」、「阿谀顺意」。
《国语辞典》:阿谀趋奉(阿谀趋奉)  拼音:ē yú qū fèng
逢迎谄媚,巴结他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所以这些当道大人,俱蒙相爱。」
《国语辞典》:阿谀顺意(阿谀顺意)  拼音:ē yú shùn yì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今者密若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又非密之本图。」也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旨」。
《国语辞典》:阿谀顺旨(阿谀顺旨)  拼音:ē yú shùn zhǐ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也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
《国语辞典》:谄词令色(谄词令色)  拼音:chǎn cí lìng sè
说著动听谄媚的话,摆出和善讨好的面容。《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句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国语辞典》:承颜候色(承颜候色)  拼音:chéng yán hòu sè
依承他人脸色行事,亦有阿谀谄媚的意思。《魏书。卷四二。寇赞传》:「畏避势家,承颜候色,不能有所执据。」《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史臣魏徵曰》:「佞谄之伦,承颜候色,因其所好,以悦导之。」
《國語辭典》:掇臀捧屁  拼音:duó tún pěng pì
形容谄媚者的丑态。《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白长圠自挨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有些同寅见了他,一个个掇臀捧屁的道喜,黄世昌一一回礼。」
《漢語大詞典》:讳谀(諱諛)
隐讳不言和阿谀谄媚。史记·秦始皇本纪:“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諛,不敢端言其过。”
《漢語大詞典》:呵卵
比喻谄媚奉承,达到下流地步。卵,睾丸。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系虎阴:“予初闻之不能掩口,深思为人呵卵而受害者亦众矣,岂独虎也哉!”
《漢語大詞典》:便孽
指擅长谄媚进谗的佞人。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然而 建光 之后,王柄有归,遂乃名贤戮辱,便孽党进,衰斁之来,兹焉有徵。” 李贤 等注:“帝宠用乳母 王圣 及其女 伯荣 ,出入宫掖,通传姦赂,太尉 杨震 及 邓騭 等皆被中官譖诛也。”
《漢語大詞典》:便譬
谄媚奉承的佞人。譬,通“ 僻 ”,邪僻。墨子·尚同中:“今王公大人之为刑政则反此,政以为便譬。” 孙诒让 间诂:“政与正同。 毕 云:‘譬读如僻。’”
《漢語大詞典》:谄俾(諂俾)
谄媚阿附。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陈靖:“近上帝以 靖 平生无諂俾,主判地下平直司。”
分類:谄媚阿附
《漢語大詞典》:谄徇(諂徇)
谄媚阿顺。明史·黄得功传:“臣恐在廷诸臣,諂徇者多,抗颜者少,即明白识认,亦不敢抗词取祸矣。”
分類:谄媚阿顺
《漢語大詞典》:谄诉(諂訴)
谄媚、谮毁。 清 李玉 《一捧雪·醉泄》:“慢叙 莫成 心暗想,下回諂诉另提标。”
分類:谄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