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推调
调弓
调均
调角
玉调
野调
应调
凄凉调
转调
资调
调美
调红
调服
调钟
角调
《國語辭典》:推调(推調)  拼音:tuī tiáo
推辞。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见状元高点玉鞭梢,似踌蹰待接不抛。既然他有意来推调,又索别打那英豪。」《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智赖孔明,勇须二弟,何可推调?」
分類:推托推辞
《漢語大詞典》:调弓(調弓)
张弓。《淮南子·说山训》:“使 养由基 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蝯拥柱号矣。” 高诱 注:“调,张。”
分類:张弓
《漢語大詞典》:调均(調均)
(1).随和;和谐。吕氏春秋·赞能:“耦世接俗,説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 陈奇猷 校释:“‘説义调均’是不坚持己之主张而随和於人。”《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王良 、 造父 之御也,上车摄轡,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
(2).均匀;匀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乃使 离子 督墨, 匠石 奋斤, 夔 襄 荐法, 般 倕 聘神,鎪会裛厠,朗密调均。”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黍摊冷,以麴麦於瓮中和之,挼令调均。”《东周列国志》第八五回:“若择妇嫁之,常保年丰岁稔,雨水调均。不然神怒,致水波泛溢,漂溺人家。”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比如有人焉,五官端正,四体调均,徧视数千万人,而莫有能同之者,得不谓之真异人乎哉!”
《漢語大詞典》:调角(調角)
吹奏号角。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磧雁行疎。” 宋 王安石 《江亭晚眺》诗:“归鞍侵调角,回首 六朝 山。”
分類:吹奏号角
《骈字类编》:玉调(玉调)
唐 李峤 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调晨。
《漢語大詞典》:野调(野調)
(1).村野曲调。 唐 陆龟蒙 《晚渡》诗:“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这琵琶不是野调,好似 裴兴奴 指拨。”
(2).粗野。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再见人举动野调些,言谈粗鲁些,他便有气,説是下流没出息。”
分類:村野粗野
《分类字锦》:应调(应调)
明皇杂录胡部无方响以直板声不应诸调惟太宗内库片铁方响应二十八调
分类:杂乐器
《漢語大詞典》:凄凉调(淒涼調)
见“ 凄凉犯 ”。
《漢語大詞典》:凄凉犯(淒涼犯)
亦作“ 凄凉调 ”。 词牌名。又名《瑞鹤仙影》。双调九十三字,仄韵。 宋 姜夔 《凄凉犯》词序:“ 合肥 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予客居闔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琴有《凄凉调》,假以为名。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
分類:仄韵
《國語辭典》:转调(轉調)  拼音:zhuǎn diào
音乐进行时,从某一调转变成另一调。为英语modulation的意译。可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如从C大调转到G大调。
《漢語大詞典》:资调(資調)
财赋。晋书·桓温传:“以国无他衅,遂得相持弥年,虽有君臣之跡,亦相羈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资,财也。调,赋也。”
分類:财赋
《漢語大詞典》:调美(調美)
协调和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 工部 诸絶,非漫兴则拗体,以入歌曲自不宜。独此首风致翩翩,音节调美。”
《分类字锦》:调红(调红)
李商隐 木兰诗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馀。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
分类:玉兰
《國語辭典》:调服(調服)  拼音:tiáo fú
中医指将与药粉和匀的药汤送服后,再服用其馀药汤。《红楼梦》第六九回:「贾琏命人送了药礼,抓了药来,调服下去。」
分類:调制服用
《漢語大詞典》:调钟(調鍾)
击钟,调弄乐器。陈书·徐陵传:“九州之歌,登於司乐, 虞 夔 拊石, 晋 旷 调钟,未足颂此英声,无以宣其盛德者也。”
《国语辞典》:角调(角调)  拼音:jué diào
词曲宫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