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调离(調離)
调动使离开。 沙汀 《过渡集·堰沟边》:“近一年来,特别是他调离本村以后,他从政治上关心她太少了。”《文艺报》1981年第1期:“办完简单的调离手续,我从大机关来到中学校。”《新华文摘》1981年第7期:“后来亲戚们告到县里,商业局才把她调离 大兴 了事。”
《漢語大詞典》:转关系(轉關係)
党派或团体的成员在调动时转移组织关系。 周立波 《张闰生夫妇》:“当天到公社和大队去转关系时,他的背后跟着一群小孩子。”《花城》1981年第6期:“我俩的资历算差不多,不同的是,他已经在三个月前转关系,成了宣传处的正式一员。”
《国语辞典》:大搬风(大搬风)  拼音:dà bān fēng
大肆调动职位。如:「公司高层人事最近大搬风,以提升管理效能。」
《国语辞典》:调头寸(调头寸)  拼音:diào tóu cùn
调动款项,以便周转。如:「他到处调头寸,解决公司的财务危机。」
《漢語大詞典》:函调(函調)
(1).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 清 曾纪泽 《拣员补参赞各缺疏》:“臣奉命留使 欧洲 ,细查所出各缺,均关紧要。未便日久虚悬,是以函调数员来洋,听候差遣。” 清 曾纪泽 《援案请奖期满人员疏》:“云骑尉 刘麒祥 ,经臣函调出洋,於 光绪 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行抵 英 伦 。”
(2).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如:经函调证明,他在原单位工作表现一贯很好。
《漢語大詞典》:撤动(撤動)
撤离调动。 明 唐顺之 《公移》:“但一兵撤动,人人各思休息。”
分類:调动
《國語辭典》:搬兵  拼音:bān bīng
搬取救兵。后多比喻请求援助或调动力量。如:「他见情势不妙,立刻回去搬兵救急。」
《國語辭典》:调配(調配)  拼音:tiáo pèi
调理配合。如:「调配匀称」。
《國語辭典》:调派(調派)  拼音:diào pài
调动分配。《海上花列传》第一九回:「陶云甫乃去调派。先是十六色外洋所产水果乾果糖食暨牛奶点心,装著高脚玻璃盆子,排列桌子。」
《國語辭典》:调职(調職)  拼音:diào zhí
从某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去工作。如:「公司这次的升迁调职,是按照员工的工作绩效来考核决定的。」
分類:调动职位
《國語辭典》:调兵遣将(調兵遣將)  拼音: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调遣士兵,派任将领。指调动部署人力。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一出:「我闻得海上倭贼利害,自去厮杀不成,只是调兵遣将,罚罪赏功而已。」也作「遣兵调将」。
《漢語大詞典》:调函(調函)
调动人员的公函。《光明日报》1984.4.18:“ 老罗 后悔刚才不该提出要调走,更不该拿出外面已发来的调函。”
《国语辞典》:聘调(聘调)  拼音:pìn diào
大陆地区指用聘请的方式调动人员。
《漢語大詞典》:离山调虎(離山調虎)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白雪遗音·八角鼓·精忠:“ 岳老爷 得胜不班师, 秦檜 东窗定巧计,私造金牌传假旨,暗使离山调虎计, 风波亭 上死的屈。”
《漢語大詞典》:遴调(遴調)
犹言选拔调动。 清 林则徐 《请以耿麟升署顺宁府知府折》:“奏为极边要缺知府遴调乏员,仰恳圣恩,俯准陞补,以裨地方事。”
分類:选拔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