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諀訾
诽谤。《阿难分别经》:“諛諂諀訿圣,邪媚相毁坏。”瑜伽师地论卷八九:“为性恼他故名抵突,性好讥嫌故名諀訿。”
分類:诽谤
《國語辭典》:谤书(謗書)  拼音:bàng shū
1.毁谤攻讦他人的书信。《战国策。齐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2.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三国演义》第九回:「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
《國語辭典》:飞文(飛文)  拼音:fēi wén
1.以不实内容,诽谤、诋毁他人之匿名文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一。仁宗宝元元年》:「有势者其奸如山,结舌不问;无援者索疵吹毛,飞文历诋。」明。史鉴〈先考友桂府君行状〉:「邻郡无赖者数辈,日凌轹吾土,辄飞文以诬。」
2.写作文章。《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列传。阳城》:「有狂惑小生,依托门下,飞文陈愚。论者以为阳公过于纳污,无人师道。」宋。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举白朱颜凝,飞文彩笔抽。」
3.书信。宋。周必大 回周广州自强启:「某尚稽驰庆,先辱飞文。感愧交怀,指陈难喻。」元。王结〈捕蝗叹〉诗:「田间四望无边垠,老农蹙额心如焚。飞文令丞报郡守,扫除扑击连朝昏。」
4.光彩绚丽。汉。班固 东都赋:「焱焱炎炎,扬光飞文。吐爓生风,欱野喷山。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三国魏。曹植 七启:「挥流芳,耀飞文,历盘鼓,焕缤纷。」
《國語辭典》:飞文染翰(飛文染翰)  拼音:fēi wén rǎn hàn
挥笔疾书。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旧五代史。卷六七。唐书。卢程传》:「承业叱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國語辭典》:怨讟  拼音:yuàn dú
怨恨毁谤。《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建议开渠,为人兴利,旅力既愆,迄无成功,百姓怨讟。」
分類:怨恨诽谤
《漢語大詞典》:谗谤(讒謗)
谗毁诽谤。三国志·魏志·王烈传“未至,卒於海表”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贤行状》:“时衰世弊,识真者少,朋党之人,互相谗谤。” 宋 苏轼 《和孙莘老次韵》:“虽去友朋亲吏卒,却辞谗谤得风謡。”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结果是办事的人成为众矢之的,谣言和谗谤,百口也分不清。”
《漢語大詞典》:诬谤(誣謗)
诬蔑诽谤。北史·源贺传:“帝顾左右曰:‘ 贺 忠诚,尚致诬谤,其不若是者,可无慎乎!’”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三:“《建隆遗事》,世称 王元之 所述。其间帅多诬谤之词。”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记得提倡白话那时,受了许多谣诼诬谤,而白话终于没有跌倒的时候,就有些人改口说:然而不读古书,白话是做不好的。”
《漢語大詞典》:谤伤(謗傷)
诽谤中伤。 唐 韩愈 《调张籍》诗:“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公诗虽涉浅易,要是大才,殆与元气相侔,而狂吠之徒,仅能动笔,类敢谤伤。” 清 张尚瑗 《谒韩文公祠》诗:“谤伤与夸衒,两者均蠓蠛。”
分類:诽谤中伤
《漢語大詞典》:众毁(衆毁)
众多的诽谤。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
分類:众多诽谤
《漢語大詞典》:疑谤(疑謗)
猜疑诽谤。南史·谢瞻传:“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 宋 叶适 《蔡知閤墓志铭》:“今 嘉王 长,若豫建参决,则疑谤释矣。” 周善培 《陈子立传》:“吾之身时为上下疑谤所集, 子立 独谨厚,协於远近。”
分類:猜疑诽谤
《國語辭典》:蜚语(蜚語)  拼音:fēi yǔ
没有根据的流言。《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也作「飞语」。
《漢語大詞典》:遭谤(遭謗)
受到诽谤。 南朝 梁 荀济 《论佛教表》:“法席聚会,邪谋变通,称意赠金,毁破遭谤,此 吕尚 之六韜祕策也。”《禅真逸史》第十一回:“讜言遭谤即宵征,苦歷高岗復陷坑。”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侮圣非贤:“ 周公 大圣犹遭谤, 伊 洛 名贤亦被讥。堪笑古今两陈贾,如何专把圣贤非?”
分類:诽谤
《漢語大詞典》:分谤(分謗)
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 师方壮,若萃於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分谤生民,不亦可乎。”宋史·胡铨传:“﹝ 秦檜 ﹞乃建白令臺諫、侍臣僉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已,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谤耳。”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自后世諛臣专以归恩分谤为爱君,于是人主始讳其过而耻屈於下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使大郎有罪,主人且当分谤,矧其无罪,弃之何名。”
分類:分担诽谤
《漢語大詞典》:箧中书(篋中書)
战国策·秦策二:“ 魏文侯 令 乐羊 将,攻 中山 ,三年而拔之。 乐羊 反而语功, 文侯 示之谤书一篋。”后因称诽谤之辞为“篋中书”。 宋 陆游 《刘太尉挽歌辞》之二:“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计初。云何媢公者,不置篋中书。”
分類:诽谤
《漢語大詞典》:腾谤(騰謗)
谓肆意诽谤;大加指责。旧唐书·韦陟传:“ 陟 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鬱鬱不得志。”明史·许彬传:“晚参大政,方欲杜门谢客,而客恶其变态,竞相腾谤,竟不安其位。”清史稿·马建忠传:“ 建忠 以鸦片流毒,中外腾谤,当寓禁于征,不可专重税收。”
《漢語大詞典》:谤谗(謗讒)
诽谤和谗言。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望秋》一章已惊絶,犹言低抑避谤谗。” 宋 王安石 《答王深甫书》之三:“又不能远引以避小人之谤谗。”
分類:诽谤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