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拼音:sān ge chòu pí jiàng,shèng guò zhū gé liàng
(谚语)比喻集思广益。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大家努力的想一想,总会想出办法的。」
分类:谚语
《国语辞典》: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借东风)  拼音:zhū gé liàng jiè dōng fēng
(歇后语)神机妙算。三国时吴蜀联合抵禦曹操,诸事皆备,只欠东风,后得诸葛亮神机妙算,借东风以助火攻,终获大胜。见《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如:「老兄这计恰如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國語辭典》:事后诸葛亮(事後諸葛亮)  拼音: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事前无意见,事后才高谈阔论的人。如:「那个傢伙总是在事后到处批评,发表高论,只会做事后诸葛亮,实在令人讨厌。」
《漢語大詞典》:三请诸葛亮(三請諸葛亮)
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 隆中 , 刘备 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 柳杞 《好年胜景》:“ 四喜 讲完一段长长的过去,叹息着说:‘请我妈下山,比三请 诸葛亮 还困难咧。’”
《漢語大詞典》: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高。 毛泽东 《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分類:智慧
《漢語大詞典》: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广。“赛过”亦说成“顶个”或“合成一个”
分類:合成
《國語辭典》:诸葛(諸葛)  拼音:zhū gé
复姓。夏、商时诸侯葛伯的后代。如三国诸葛亮。
《漢語大詞典》:隆中
(1).山名。在 湖北省 襄阳县 西。临 汉水 。 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于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亮 家於 南阳 之 邓县 ,在 襄阳 城西二十里,号曰 隆中 。”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回首旧 隆中 ,畦壠长薿薿。”
(2).借指 诸葛亮 。 清 曹寅 《谒文山先生祠》诗:“两间存正气,一脉接 隆中 。”
《漢語大詞典》:三顾(三顧)
(1).指 汉 末 刘备 三次往 隆中 访聘 诸葛亮 。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下》:“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清 魏源 《定军山武侯祠》诗:“三顾起 南阳 ,六出来 渭 岸。”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唐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参见“ 三顾草庐 ”。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漢語大詞典》:管葛
管仲 和 诸葛亮 的并称。两人皆古代名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殷渊源 在墓所几十年,于时朝野以拟 管 葛 。”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 陈郡 殷浩 素有盛名,时论比之 管 葛 。”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君臣各有分, 管 葛 本时须。” 宋 陆游 《自警》诗:“少年不自量,妄意慕 管 葛 。”
《漢語大詞典》:瑜亮
三国 周瑜 与 诸葛亮 的并称。《三国演义》第五七回:“﹝ 瑜 ﹞长叹曰:‘既生 瑜 ,何生 亮 !’”后称两人才能相匹敌者为“瑜亮”。 清 陈维嵩 《多丽·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词:“叹香闺一双纤手,比似文心谁 瑜 亮 ?” 柳亚子 《十二月三日偕佩妹遐弟渡海访郭沫若沈雁冰两兄有作》诗:“并世 尹 邢 能不妒,同时 瑜 亮 本无伤。”
《漢語大詞典》:吕葛
周 吕尚 与 三国 蜀 诸葛亮 的并称。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诗:“凄其望 吕葛 ,不復梦 周 孔 。”
《漢語大詞典》:隆中客
指 诸葛亮 。泛指隐退者。 宋 陆游 《晨起至参倚斋示子聿》诗:“幸好 隆中 客,无为起草庐。”参见“ 隆中对 ”。
《國語辭典》:隆中对(隆中對)  拼音:lóng zhōng duì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占领荆、益二州,联合孙权,整顿西南各族等策略,史称为「隆中对」。
《漢語大詞典》:南阳子(南陽子)
指 诸葛亮 。因其为 南阳 人,故称。 唐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诗:“余亦 南阳子 ,时为《梁甫吟》。” 王琦 注:“ 诸葛亮 躬耕 南阳 ,好为《梁父吟》。”
《漢語大詞典》:隆中布衣
指 诸葛亮 。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 隆中 布衣不復见,浮云西北空悠悠。”参见“ 隆中对 ”。
分類:诸葛亮
《國語辭典》:隆中对(隆中對)  拼音:lóng zhōng duì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占领荆、益二州,联合孙权,整顿西南各族等策略,史称为「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