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鲁诸生

相关人物
叔孙通


《史记》卷九十九《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徵,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例句

尝闻藉东观,不独鲁诸生。 司空曙 送张弋

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司空曙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吉中孚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张继 送邹判官往陈留

只似鲁诸生,通籍微班忝。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家承晋太傅,身慕鲁诸生。 权德舆 送谢孝廉移家越州

敢言当一干,徒欲隶诸生。 皇甫冉 上礼部杨侍郎

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 韩偓 隰州新驿赠刺史

《國語辭典》:诸生(諸生)  拼音:zhū shēng
1.众儒生。泛指在学的人。《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2.老师对众多弟子的称呼。唐。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3.科举时代对秀才的通称。《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宁疑为赴试诸生,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
4.众生物。《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