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询根问底(詢根問底)
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杨朔 《雪花飘飘》:“妈妈说:‘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國語辭典》:疑问句(疑問句)  拼音:yí wèn jù
表示询问或反问的语句。如:「花开了吗?」、「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国语辞典》:衢室之问(衢室之问)  拼音:qú shì zhī wèn
衢室,听政之所。衢室之问指在听政之处询问民意。《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
《国语辞典》:告知义务(告知义务)  拼音:gào zhī yì wù
保险法上指在保险契约订立时,要保人对于保险人的询问,应据实说明,通知保险人。如:「被保险人在填写申请书时,必须尽到充分的告知义务,否则常发生理赔纠纷。」
《国语辞典》: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  拼音:wén guān bù ài qián,wǔ guān bù pà sǐ
宋代名将岳飞,皇帝询问他天下何时可太平,他认为只要文臣不贪财、武臣不畏死,则天下就太平了。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国语辞典》:线上咨询(线上咨询)  拼音:xiàn shàng zī xún
在网路上或电话上提供的即时询问、解答服务。
《国语辞典》:怎么搞的(怎么搞的)  拼音:zěn me gǎo de
对发生原因不明的事情表示惊叹或询问的片语。常含谴责的意味。如:「原本已经说好的事情,怎么搞的,又变卦了!」
《国语辞典》:问诊(问诊)  拼音:wèn zhěn
在病患诉说病情的同时,对病者或陪诊者有目的的询问患者病痛所在、发病时间、原因、经过、以往治疗情形、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为有助于全面了解病情、病史的重要方法。
《国语辞典》:贵甲子(贵甲子)  拼音:guì jiǎ zǐ
询问他人年龄的敬词。《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尊行排几?』『我居长。』『贵甲子?』『我还小哪!今年二十四岁。』」
《漢語大詞典》:做什么(做什麽,做甚麽)
干什么;为什么。询问原因或目的。 宋 苏轼 《答参寥书》之二:“若是至人无一事,冒此嶮做甚么?”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不是我的肉是 朝鲜 人民的肉,做什么不当爱惜?”亦省作“ 做甚 ”。《平妖传》第二七回:“ 任迁 道:‘这是我相识 张屠 家中,不知做甚的有这许多人。’”
《漢語大詞典》:嘴勤
积极与人交谈、接触;遇不懂之事勤于动嘴询问。例如:做到手勤、腿勤、嘴勤。
《国语辞典》:秘访(秘访)  拼音:mì fǎng
暗中探访或询问。如:「为了平息公司转型的纷争,董事长秘访公司重要干部,徵询意见,谋求共识。」明。莫如忠〈明故奉政大夫福建按察司佥事屏冈金公暨元配刘孺人合葬墓志铭〉:「家居好学神仙冲举事,时延缁人丹士叩玄秘访,化术笺绎,……谓可乘虚御风,去来罔阂。」
《国语辞典》:洽询(洽询)  拼音:qià xún
接洽询问。如:「顾客对本公司的产品如有疑问,欢迎来电洽询,我们一定给您满意的答覆。」
分类:接洽询问
《國語辭典》:干什么(幹什麼)  拼音:gàn shén me
询问原因或目的。如:「你留在这里干什么?」
《漢語大詞典》:干甚么(干甚麽)
询问原因和目的。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们爷儿们今日大远的跑了来干甚么来了?”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风雪里》:“小姑娘!你跟我们走,干甚么去呀?”
分類:询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