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郤诜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济阴单父人,字广基。博学倜傥。晋武帝泰始中,以贤良直言荐,对策上第,拜议郎,累迁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为左丞,及居职,以事劾洪,洪怨,诜以公正拒之。累迁雍州刺史,武帝问诜自以为如何,以“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对。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声誉。
全晋文·卷七十八
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泰始中举贤良对策第一,拜议郎。咸宁中母忧服阕,召为征东参军、平舆监军长史,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迁尚书左丞,后为雍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苻坚少子。封中山公。最受宠爱。尝谏止坚伐晋,坚不听,卒有淝水之战大败。后坚被缢死,诜亦自杀。
裴诜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河东闻喜人。仕晋为太常卿。因晋乱,避地凉州。苻坚克河西,诜复东归,居解县。
古成诜 朝代:后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人。风韵秀举。每以天下是非为己任。姚苌赐爵关内侯。姚兴时,为给事黄门侍郎。以文章雅正参管机密。京兆韦高居母丧,弹琴饮酒,诜持剑欲斩之。高惧,逃匿,终身不敢见诜。
李诜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赵郡平棘人,字令孙,或作令世。李顺族兄。太武帝时与高允等先后被征。尝任中书侍郎、京兆太守。高允《征士颂》称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太原中都人,字休群。少有学行,爱文,尤喜泉石。与会稽孔广齐名。位至御史中丞。
全宋文·卷五十六
诜字休群,太原中都人,大明中为刘秀之安北咨议参军。泰始中兼太常丞,累迁至御史中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5—532 【介绍】: 南朝梁新野人,字彦宝。综习百氏,书射棋算,一时之绝。性爱林泉,蔬食弊衣,不治产业。徵召不就。晚年遵奉佛教,宅内立道场。有《帝历》、《易林》、《晋朝杂事》等。
僧智诜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618 【介绍】: 隋僧。徐州人,字惠成。俗姓徐。智炫弟子。少有志节,在蜀游学,务勤律典。北周毁佛,隐于南岭。隋初复出,于长安敷扬律学。蜀王杨秀奏请归蜀,初住法聚寺,道俗归崇。后避喧扰,入龙居山寺,深栖不出。
全隋文·卷三十四
智诜字惠成,益州成都人。开皇初入都,蜀王秀秦请还蜀,住法聚寺。寻辞入龙居山。秀复延请,辞疾不出。至唐武德元年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字慧成。姓徐氏。徐州人。炫法师之弟也。生长西蜀。遍游律肆。以周武之祸。乃东入关。隐于终南太白之间。形影相吊。有隋光启正法。招徕硕德。率先于长安弘阐毗尼。听众填拥。后以请戒者。諠扰日甚。乃辞入龙居山寺。以自燕息。蜀王秀。出为益州总管。意欲镇静坤维。廓清井络因先与诜书。使导己志于民。且以邀诜。于是诜答之。其略曰。辱使至披阅循环。一言三复。文清渌水。理析秋毫。贫道宅身幽谷。四十馀载。不谓耆年有幸。运属休明。伏惟相王殿下。德隆三古道振百王。攘臂而归故里。衣锦而旋本邑。百姓有再生之期。万物有息肩之。望。剑南长幼。并俟来苏。岂藉微风。自然草靡。当劝诸首领。越境参迎。 秀得报焚香作礼。以示军中曰。人物之归。律师力也。诜自尔还蜀。住法聚寺。道俗殊崇向。尝设大齐。炫法师在座。诜捉箸问之曰。此处护净否。炫曰初还囱遽。不护净也。诜掷箸而起曰。宁啖屠儿食。何致啖此洋铜哉。时众数千俱散去。其严惮若此。僧道恢者性勇暴。遥见辄走匿。或曰卿于他人。未尝有畏者。而何独畏诜律师耶曰渠佛法中王。何得不畏。曰以卿膂力。自可敌渠百数十耳。复奚畏曰今吾望见之。则已百脉俱沈。四肢不举。尚敢言敌。 武德元年十月一日。无疾而逝。寿八十。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智诜。字慧成。姓徐。本徐州人。炫法师之弟也。少聪敏有志节。在蜀游学务勤律肆。会周陵法。因事入关不果所期。遂隐南岭。终南太白形影相吊。有隋革命光启正法。招贲硕德率先僧首。即于长安敷扬律藏。益州总管蜀王秀。奏请还蜀。王自出迎住法聚寺。道俗归崇。寺设大斋无不来赴。将食捉筋问炫法师曰。此处护净不。答曰。初还未得捡挍。承道不护净乃掷筋而起曰。宁啖屠儿食。此净铜何得啖也。诸僧数千一时都散。其严忌若此。故其在众屏气寂然。性不受施不妄干物。有僧道恢。为人凶险。遥见走避。人曰。卿从来不畏一人。何故畏诜律师耶。答曰。此佛法中王。那得不畏。人曰。以恢公膂力。可敌律师百人耶。答曰。纵敌千人。遥见百脉已沈四支不举。何敌之有乎。后以人请戒禁。行将諠扰。乃辞入龙居山寺。幽栖深阻轨迹不通延出辞疾。意欲登剑阁廓清井络。与诜书令归国化。使略答云。辱使至止并以诚言。披阅循环一言三复。文清渌水理破秋毫。贫道戒行多阙化术无方。宅身荒谷四十馀载。狎鱼鸟以樵歌。习禅那思般若。以此卒岁分填沟壑。不谓耆年有幸运属休明。伏惟相王殿下。德隆三古道振百王。公攘臂而归旧里。衣锦而旋本邑。百姓有再生之期。万物起息肩之望。搢绅君子。捧玉帛而来仪。慷慨丈夫。委干戈而伏道。昔长卿返蜀徒擅清文。邓艾前来未能偃武。公华阳甲族未络名家。捧日登朝怀金问道。剑南长幼并俟来苏。岂藉微风自然草靡。当劝诸首领越境参迎。秀得书示军众。先作礼曰。人物争归。律师之力也。以武德元年十月一日平居而逝。年八十矣。
阮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明州奉化人,字孝群。通《开元礼》、《榖梁春秋》,动有程法。历临黄东海尉。东海有父子异居者,子不为养。诜以米肉送其子,令养其父,其子卒悔悟。累官至大理评事员外郎、司勋尚书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武功人,字廷言。苏颋弟。举贤良方正高第,补汾阴尉。历右司郎中、给事中,出为徐州刺史,有治绩。
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九
诜字廷言。雍州武功人。宰相瑰子。举贤良方正高第。补汾阴尉。迁秘书详正学士。累转给事中。出为徐州刺史。卒赠礼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21—约713 【介绍】: 唐汝州梁人。第进士,武则天时累迁凤阁舍人,出为台州司马。相王召为侍读。拜同州刺史,有治行。中宗神龙初致仕。居伊阳山,治方药。睿宗召,以老辞。有《食疗本草》。
康希诜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715 【介绍】: 唐人,字南金。年十四明经登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转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拜洛州河清令。历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诜。唐京兆杜陵人。韦庆植孙。历祠部郎中。睿宗景云中,官润州刺史。时裴宽为润州参军,衣碧,瘦长,人呼为碧鹳雀,铣爱其才,以女妻之。玄宗开元中,官至给事中、扬府长史、魏州刺史、河北采访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78 【介绍】: 唐僧。俗姓孙。年十五辞亲从师。尝梦乘大艑直截沧溟,自此经义不思而得。初居钱塘天竺寺,盛阐《华严经》。代宗大历时,居常州龙兴寺。前后讲大经十遍。有《仪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姓孙氏。母梦吞明珠而娠。及生。奇相异表。不类群儿。从师薙落。依年受具。而遗形治性。隐居自得。于是地恩贞大师。以华严经菩萨戒起信论付嘱之。一夕梦。乘舟渡海。而山横其前。已而所乘之舟。凌峰竟济。而不为所碍。既寤。骇汗喜莫之胜。由是贯华偈义无所底滞。天宝六年。缋卢舍那像于苏州常乐寺。大历二年。众请于常州龙兴寺开阐。将升法座。忽有神光。如曳红缕。渐大渐明。萦旋空中。久修行者先睹焉。十三年十一月七日。沙门惠觉。梦钜塔三级陷地。继而诜以疾卒。寿六十腊四十三。弟子太初正觉神秀嗣。墓则吴兴昼公为碑。邗城肃公为颂。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法诜。姓孙氏。母初梦吞明珠。遂黜鱼恶荤。诞弥厥月生有异表。十五辞亲从师依年受具。行学一集蔚为教宗。卷伊吕立功之致。陋黄绮肆志之适。遗形理性与山木为群。故地恩贞大师嘱之以华严经菩萨戒起信论。心以静铣智与经冥。一夕梦乘大艑直截沧溟。横山当前峻与天极。不觉孤帆鸢戾怀襄上济。峰竦竦而忽高。云溶溶而在下。既寤形若委衣流汗轻醒。自此句义不思而得。一部全文常现心境。事事无碍之旨如贯华焉。天宝六年于苏州常乐寺缋卢舍那像化示群品。大历二年于常州龙兴寺讲。才登法座忽有异光如曳红缕。渐明渐大萦旋杳空。久修行者会中先睹。前后讲大经十遍。撰仪记十二卷。大历十三年十一月七日。沙门慧觉梦巨塔陷地二级。无何诜示疾而终。春秋六十一。慧命四十二。受法弟子太初付以香垆谈柄。浔阳正觉。会稽神秀。亦犹儒氏之有游夏焉。诜初讲天竺寺。盛阐华严。时越僧澄观就席决疑深得幽趣。及终吴兴皎然为碑。䢴城肃公为颂。合扬其美哉。
豆卢诜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九
诜。永泰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