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谐妙(諧妙)
诙谐精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近与接谈,言语谐妙。心爱敬之。”
分類:诙谐精妙
《漢語大詞典》:谐噱(諧噱)
诙谐发噱。 唐 褚亮 《十八学士赞·军谘祭酒苏世长》:“军諮谐噱,超然辨悟。正色于庭,匪躬之故。”
分類:诙谐
《漢語大詞典》:诙谲(詼譎)
诙谐怪诞。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九:“圣人祕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 嵩公 辈,詼譎误时人。”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米芾 詼譎好奇。” 明 顾墣 《有夏》诗:“土山焦欲流,説者第詼譎。”
分類:诙谐怪诞
《國語辭典》:谐剧(諧劇)  拼音:xié jù
滑稽而令人发笑的戏剧。
《漢語大詞典》:柏涂(柏塗)
汉 东方朔 性诙谐,善解隐语。有 郭舍人 以“老柏涂”隐语问 朔 , 朔 曰:“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渐洳径也。”事见汉书·东方朔传。后因以“柏涂”指诙谐的隐语。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善幻迷冰火,《齐诣》笑柏涂。”
《漢語大詞典》:谐怪(諧怪)
诙谐怪异。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庄子论:“是故鳩之决起,鷃之腾跃,鯤鹏之搏击, 列子 之御风,虽大小精粗,絶不伦等,率皆於假物乎言道,非徒设谐怪以骋辨博而已也。”
分類:诙谐怪异
《漢語大詞典》:谐言(諧言)
诙谐戏谑的话。 清 唐甄 潜书·劝学:“ 韩非 曰: 齐宣王 问於 匡倩 曰:‘儒者博乎?’曰:‘否。博贵梟;胜必杀梟,是杀所贵也,故不博。’…… 非 盖谐言以詆儒也。” 清 章学诚 《和州志·列传总论》:“徵文则 相如 侈陈词赋,辨俗则 东方 不讳谐言。”
《國語辭典》:诨语(諢語)  拼音:hùn yǔ
戏谑嘲弄的玩笑话。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分類:诙谐逗趣
《漢語大詞典》:诙达(詼達)
诙谐豁达。 汉 扬雄 《法言·渊骞》:“请问‘名’。曰:‘詼达恶比。’”汉书·东方朔传赞:“然 朔 名过实者,以其詼达多端,不名一行。” 清 孙枝蔚 《戏赠莫大岸》诗:“岁星称小儿,詼达固多端。”
分類:诙谐豁达
《漢語大詞典》:谐捷(諧捷)
(1).谐和快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帝令取鼓与之,於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
(2).诙谐敏捷。宋史·宋琪传:“ 琪 素有文学,颇谐捷。在使府前后三十年,周知人情,尤通吏术。”
《漢語大詞典》:谐辩(諧辯)
诙谐地论辩。 明 陈子龙 《拟公燕诗·德琏》:“伸眉各谐辩,并坐传尊罍。”
分類:诙谐论辩
《漢語大詞典》:谐调(諧調)
(1).诙谐戏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南朝 梁 沈约 《与约法师书》:“其事未远,其人已谢,昔之谐调,倏成悲绪。”
(2).和谐协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构图派’亦名‘抽象派’(Compositionalism)是主张把自然的外观,还原而为完全抽象的‘线’与‘色’的谐调的。”《读书》1985年第2期:“用‘生漆点睛’,不论画在绢上还是纸上,熟纸上还是生纸上,都与整个水墨或彩色的描絵极不谐调,效果并不好。”
《漢語大詞典》:谐谚(諧諺)
诙谐俚俗的话语。 明 高启 《赠杨荥阳》诗:“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
《漢語大詞典》:消缴(消繳)
(1).交差;交代。《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你汉子恒是问不的他死罪,打死了人还有消缴的日子儿?”《东周列国志》第五七回:“ 夏姬 曰:‘原来如此,夫君既不回 楚 ,那使 齐 之命,如何消缴?’”《廿载繁华梦》第三回:“你説很是,只若不进京,这些办金的差使及皇宫花粉一项,怎地消缴才好?”
(2).消受,吃掉。有诙谐意。儒林外史第四回:“况且老爷前日煮过的那半隻火腿,吊在灶上,已经走油了;做的酒,也熟了,不如消缴了他罢。”
《漢語大詞典》:诽谐(誹諧)
诙谐,有风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 侯白 ﹞好为诽谐杂説,人多爱狎之。”
分類:诙谐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