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七月诗

相关人物
周公


《毛诗正义》卷八之一〈国风·豳风·七月〉~279~
毛诗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例句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杜牧 即事

典故
契苾知诗


《新唐书》卷一百十〈诸夷蕃将列传·契苾何力〉~420~
始,龙朔中,司稼少卿梁脩仁新作大明宫,植白杨于廷,示何力曰:「此木易成,不数年可庇。」何力不答,但诵「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之句,脩仁惊悟,更植以桐。
典故
前召后杜
 
召杜肩齐

相关人物
召信臣
 
杜诗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杜诗〉~094~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典故
泉为无隐变
 
笑饮贪泉
  
贪泉水
 
相关人物
吴隐之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52~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曰:「隐之既有至性,加以廉洁,奉禄颁九族,冬月无被。桓玄欲革岭南之弊,以为广州刺史。去州二十里有贪泉,世传饮之者其心无厌。隐之乃至水上,酌而饮之,因赋诗曰:『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为卢循所攻,还京师。历尚书、领军将军。」
《晋书》卷九十《良吏传·吴隐之传》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史,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踰厉,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帐下人进鱼,每剔去骨存肉,隐之觉其用意,罚而黜焉。元兴初,诏曰:「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友过人,禄均九族,菲己洁素,俭愈鱼飧。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飨惟错之富,而家人不易其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朕有嘉焉。可进号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谷千斛。」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吴隐之〉~234~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史,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踰厉,常食不过菜及乾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简释

贪泉:喻为人节操高尚,光明正大。唐张枯《寄迁客》:“瘴海须求药,贪泉莫举瓢。”


例句

番禺静无事,空咏饮泉诗。 刘长卿 送韦赞善使岭南

瘴海须求药,贪泉莫举瓢。 张祜 寄迁客

知君还自洁,更为酌贪泉。 张祜 送徐彦夫南迁

人来皆望珠玑去,谁咏贪泉四句诗。 李群玉 石门戍

恶木人皆息,贪泉我独醒。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贪泉誓不饮,邪路誓不奔。 王建 寄崔列中丞

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 白居易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

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皮日休 聪明泉

山静不应闻屈鸟,草深从使翳贪泉。 皮日休 送李明府之任海南

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 钱起 送李大夫赴广州

祗以直诚天自信,不劳诗句咏贪泉。 陆龟蒙 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韦应物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典故
休文多病
 
休文瘦
 
休文老病
 
半分臂小
 
围腰带剩
 
多病休文
 
多病如削
 
宽带眼
 
宽沈带
 
宽衣带
 
带围宽
 
带围东阳
 
带围减
 
带易成宽
   
带眼减围
 
带眼销磨
 
带眼频移
 
带惊剩眼
 
新宽带结
 
东阳受损
 
东阳带
  
东阳销瘦带展
 
东阳销瘦骨
 
沈侯不胜衣
 
沈侯瘦
  
沈约病瘦
 
沈约瘦
 
沈约诗腰
  
沈郎围
 
沈郎多病
 
沈郎带宽
 
沈郎消瘦
 
沈郎瘦
 
沈郎瘦损
 
消瘦休文
 
消瘦东阳
 
清瘦休文
 
病起东阳
 
瘦损东阳
 
瘦损沈休文
 
瘦损腰围
 
瘦尽东阳
 
瘦尽东阳沈
 
移带眼
 
罗宽带眼
 
腰围瘦
 
腰围频减
 
腰宽带易垂
 
腰愧休文
 
衣带渐宽
 
衣带缓
 
衰柳腰肢
 
频移带眼

相关人物
徐勉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李商隐 寄裴衡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典故
诗罢长吟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题郑十八著作虔〉
台州地阔海冥冥【台州地僻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缱绻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飘飖逐客一浮萍】。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可念此翁怀直道【可念此翁常直道】【可心此翁怀直道】【可心此翁常直道】【可公此翁怀直道】【可公此翁常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穷巷悄然车马绝【穷巷一朝车马绝】,案头乾死读书萤。
典故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赠毕四〉
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饥寒奴仆贱,颜状老翁为。同调嗟谁惜,论文笑自知。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
典故
诗不穷人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十二〈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人者而后工也。
典故

《苏轼诗集·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典故 
双柑


《岁时习俗资料汇编·月令粹编》卷二十二〈补遗(二)·春总补〉~864~
《云仙杂记》戴仲若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典故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自问〉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相逢不多合【相逢不得合】,赖是向林泉【颒手响秋泉】。
典故
相关人物
白居易


《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七〈白居易二十二·刘白唱和集解〉~6920~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至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其馀乘兴扶醉,率然口号者,不在此数。因命小侄龟儿编录,勒成两卷,仍写二本,一付龟儿,一授梦得小儿崳郎,各令收藏,附两家集。予顷以元微之唱和颇多,或在人口,常戏微之云:「仆与足下,二十年来为文友诗敌,幸也,亦不幸也。吟咏情性,播扬声名,其适遗形,其乐忘老,幸也;然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以子之故,使仆不得独步于吴越间,亦不幸也。」今垂老复遇梦得,得非重不幸耶?梦得梦得,文之神妙,莫先于诗。若妙与神,则吾岂敢?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岂唯两家子侄秘藏而已。己酉岁三月五日,乐天解。
典故
诗简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六〈醉封诗筒寄微之〉
一生休戚与穷通,处处相随事事同。未死又怜沧海郡,无儿俱作白头翁。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典故
诗名独步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闻高常侍亡〉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独步诗名在,祗令故旧伤。
典故

《唐诗纪事》卷五十〈唐球〉
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球生于唐末,至性纯?,笃好雅道,放旷疏远,邦人谓之「唐隐居」。或云王建师蜀,召为参谋,不就,今以其故居为隐居寺庙。
《漢語大詞典》:贪泉(貪泉)
(1).泉名。在 广东省 南海县 。 晋 吴隐之 操守清廉,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 隐之 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明 尹凤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2).泉名。在 湖南省 郴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 耒水 又西, 黄水 注之……按 盛弘之 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号曰 横流溪 ,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谓之 贪泉 ,饮者輒冒于财贿,同于 广州 石门 贪流 矣。’”
《漢語大詞典》:饮泉诗(飲泉詩)
相传 广州 附近的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 晋 广州 刺史 吴隐之 至,为树清廉之风,故意饮之,并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 齐 饮,终当不易心。”日后为政仍保持清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后遂以“饮泉诗”作为称颂廉吏的典故。 唐 刘长卿 《送韦赞善使岭南》诗:“ 番禺 静无事,空咏饮泉诗。”
《漢語大詞典》:带减腰围(帶減腰圍)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分類:瘦损
《國語辭典》:带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温卿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沈端节〈薄倖。桂轮香满〉词:「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2.顺眼看看。如:「他带眼看看就发现问题之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三:“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典出《梁书。卷一三。沈约传》。比喻身体渐趋瘦弱、消瘦。宋。周邦彦 大有。仙骨清羸词:「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道我沈腰轻,争奈客衣单。」
分類:沈约陈情
《國語辭典》:诗伯(詩伯)  拼音:shī bó
诗家的巨擘。唐。杜甫〈石研〉诗:「平公今诗伯,秀发吾所羡。」
《漢語大詞典》:诗穷(詩窮)
指文人遭际坎坷,生活贫困。 宋 方岳 《次韵郑佥判》之二:“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清 黄景仁 《春暮呈容甫》诗:“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
《漢語大詞典》:诗禅(詩禪)
(1).诗中隐含的禅理。亦指隐含禅理的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且举诗禪问答以困之, 潘 气略不慑,应对如流。” 明 李开先 《诗禅序》:“诗禪何所於始乎?其当中古之时乎?人心稍变,直道难行,有託兴,有佹诗,有讽諫,有寓言,有隐语,有廋词,俗谓之谜,而士夫谓之诗禪。如禪教深远,必由猜悟,不可直指径陈,径直则非禪矣。” 清 孔尚任 《街西三绝刘生索赋》:“不是诗禪不是谜,灯昏酒散费人猜。”
(2).诗道与禅道的并称。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捨筏登岸,禪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禪一致,等无差别。”
《國語辭典》:诗肠鼓吹(詩腸鼓吹)  拼音:shī cháng gǔ chuì
听见黄鹂的叫声,可以清净俗耳,引发诗情。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漢語大詞典》:诗胆(詩膽)
诗人的胆识。 唐 刘叉 《自问》诗:“酒肠宽似海,诗胆大於天。” 清 厉鹗 《二月十六日吴尺凫招同袁舒雯沉栾城符幼鲁赵谷林意林杭大宗丁敬身包家山看桃花》诗:“岂如我辈诗胆顽,解使长云雨还阁。” 姚锡钧 《题大觉乡居百绝》:“ 王郎 诗胆诚奇絶,苦茗回甘耐我思。”
分類:诗人胆识
《漢語大詞典》:诗豪(詩豪)
诗人中出类拔萃者。 唐 白居易 《刘白唱和集解》:“ 彭城 刘梦得 ,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作《三豪》诗以遗之,称 默 ( 杜默 )为‘歌豪’, 石曼卿 ‘诗豪’, 永叔 ‘文豪’。” 清 沈元沧 《题屈子诗外》诗之二:“一代才名兼意气, 海南 沛 上两诗豪。”
《漢語大詞典》:诗瓢(詩瓢)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唐球:“ 球 居 蜀 之 味江山 ,方外之士也。为诗捻藳为圆,纳入大瓢中。后卧病,投於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 新渠 ,有识者曰:‘ 唐山人 瓢也。’”后以“诗瓢”指贮放诗稿的器具。 元 袁桷 《送吴成季五绝》之四:“诗瓢淅沥风前树,雪在深村月在梅。”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一出:“且挂诗瓢学 许由 ,北邻看竹东邻酒。” 清 周亮工 《丁亥除夕独宿邵武城楼永夜不寐成诗四章》之二:“晨窥粟瓮思僮减,岁验诗瓢喜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