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孙文诒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文诒,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三甲3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浙江省革命军响应独立,孙文诒时任浙江镇海县知县,即避往上海租界,宁波军政分府以孙挟带公款逃走,派员到上海追缉。

人物简介

维基
汪诒书(1864年—1940年),字颂年,号闲止,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市)人,清末政治人物。早年为附生,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次年考授内阁中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任政务处帮总办,大学堂提调。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督广西学政,任满后以道员候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署江西提学使,前往日本考察学务。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宪政编查馆总务处帮总办,次年任山西提学使,署布政使。民国二年(1913年),曾任湖南长沙关监督,次年兼任外交部特派湖南交涉员。
张诒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诒,直隶省定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会试第141名;殿试登进士二甲104名,后授以主事分部学习。后进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班第五科。

人物简介

维基
梁士诒(1869年5月5日—1933年4月9日),字翼夫,号燕荪,广东省广州府三水县人。清代光绪二十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等职。1912年,梁士诒促成了袁世凯对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的任命,他还筹组全国铁路协会,是民国政府交通系首领,几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职务,有“活财神”、“小总统”之称。1916年,他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的大脑”、“王座背后的权臣”,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跃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夏寿田(1870-1935) 字午诒,一作午彝,又字耕父,号武夷、直心居士。光绪二十四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辛亥后任袁世凯总统府顾问。
维基
夏寿田(1870年—1935年),字耕父,号午彝(又作午诒、武夷),又号直心居士,湖南桂阳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书画家、篆刻家。夏寿田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式戊戌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刑部员外郎。宣统三年(1911年)授朝议大夫。民国元年(1912年),夏寿田出任湖北省民政长。后来任大总统府秘书。次年,任大总统府内史,兼国史馆顾问。还曾担任约法会议议员。获授三等文虎章。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袁世凯称帝,制诏多由其草拟。工书法、篆刻。1916年(民国五年)6月,袁世凯称帝失败,病死,夏寿田被通缉,至1918年(民国七年)才赦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寿田逝世。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陈毅,字诒重,号郇庐,湘乡人。光绪甲辰进士,历官邮传部参议。有《郇庐诗文集》。
维基
陈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诒重,一字武仲,晚年号郇庐,原名道亨,湖南湘乡东凤一都长乐乡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17岁师从王先谦,预撰经籍。为县学优廪贡生,荫生,充坛庙工程监督、京师学务处编书局襄校兼书经图书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光绪二十八年顺天乡试举人,补刑部郎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师编译馆主纂、京师大学堂提调、邮传部左参议、右侍郎、资政院参议等。清王朝灭亡后,拒受袁世凯交通部职。客居青岛,常与恭亲王溥伟联系,为积极的复辟派。民国二年(1913年),溥伟几经密谋,拉拢一批军阀准备起事,陈毅则起草“檄文”。后北洋政府发觉此事,对其进行瓦解监视。最终活动流产,史称“癸丑复辟”。后来又与于式枚、刘廷琛、胡思敬等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复辟失败,乃侨居天津,追随废帝溥仪,以“孤臣自命”。1928年五月,发生孙殿英军盗掘东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亲王及庆亲王载振等召开会议,决定派陈毅与载泽、溥相、耆龄、宝熙等往东陵查勘祭扫。此时陈毅负病力疾前往。此时又恰逢刚出生的儿子去世,其长妾也悲伤去世,不久陈毅也去世。陈毅生前曾经参与修订《皇清文献通考》。所撰有《荀子异义》、《墨子正义》、《郇庐诗文集》一卷、《东陵纪事诗》一卷等。其《郇庐诗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谦墓表、李鸿藻家传、张勋神道碑铭、胡思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刘诒慎(一八七四—一九二六),字龙慧,安徽贵池人。诸生,江苏候补知府。有《龙慧堂诗》。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柳诒徵(1880-1956) 字翼谋,一字希非,晚号劬堂。镇江人。历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及图书馆学家。早年任南京江楚编译局编辑,曾任江南高等学堂教习、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学部教员、东南大学国文史地学部教员,后主持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1948年获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教学期间更主编《学衡》、《史地学报》、《史学杂志》等学术刊物。在二、三十年代中国史坛,与北方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有《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
周诒春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诒春(1883年12月29日—1958年8月),亦名贻春,字寄梅,安徽休宁人,中国教育家,曾长期担任清华学校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农林部长、卫生部长。周诒春出生于1883年,父周聿修为民族资本家,家庭殷实,以经营徽帮茶叶为业,曾开设泰昌源茶庄于天津,颇具规模。是卓有见识的民族资本家。鉴于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他决心培育其独子成才,特延聘老师专授英语。周诒春12岁考入上海圣约翰书院,1904年毕业,自费留美,在威斯康辛大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1909年获耶鲁大学硕士。1909年回国任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吴淞中国公学,1911年参加清廷留学生考试,中进士,点为翰林,被人称为“洋翰林”。1912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秘书、孙中山英文秘书。1912年4月,他被派往清华学堂接替张伯苓任清华学堂教务长,1912年4月,任教务长。同年5月,辍学停教半年多的学堂开始复课。不久后改名为清华学校后任教务长,7月27日,正式任命为副校长。1913年8月,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心脏病发、遽然辞世,周诒春临危受命,任清华学校第二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