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周诒棫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湘潭人,字芋生。道光间初任浙江盐运使运判,奉檄清理积弊,未半载而库溢三万。权浙东副使。英军侵浙江,特命权同知事,驻守乍浦。以劳卒官,年五十。

人物简介

维基
林扬祖(1800年—1883年), 字孙诒,号岵瞻,晚号觉斋。福建莆田县人,金紫林后裔。清朝政治人物,教育家,书法家。诰授通奉大夫、晋授光禄大夫,官至甘肃布政使、署陕甘总督。道光九年(1829年)登己丑科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升员外郎,记名御史,充方略馆纂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任广西主考。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乞归,终养祖母。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回京军机处行走、刑部云南司员外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补湖广道监察御史,后任兵科给事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稽查京师粮仓时,所陈利弊受到皇帝的嘉许采纳,同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期间授巡城御史,奉命巡视南、北城。道光三十年(1850年8-9月),时任工科掌印给事中的林扬祖与翰林院侍读学士孙铭恩、湖广道御史何冠英先后上书咸丰皇帝,支持在福州退休养病的林则徐,弹劾福建巡抚徐继畲允许洋教士入住福州城内,史称“神光寺事件”。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范卿,号研斋,道光六年生,光绪八年卒。历官河南洧川直隶永年知县。少随大父任练于吏事,慎于折狱,历官仁惠,能得民心。在永年最久,救荒积谷,治河弭盗,遗爱在民,久而不忘。早耽吟咏,有十五研斋诗草三卷。服官之后所作较稀,重修永年县志,详审为时所称。邑续志传政绩。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八
夏诒钰,字范卿,号研斋,江阴人。官永年知县。有《十五研斋诗草》。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薇卿, 江阴人,清同治二年生,历任中书通判、同知、知县等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6—1890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子授。咸丰十年进士。光绪间官至户部左侍郎。曾疏请广开言路及罢圆明园工程,对设银行、造铁路,则认为将导致利益外溢,坚拒之。卒谥文悫。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孙诒经,字子授,钱塘人。咸丰庚申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户部侍郎。追谥文悫。有《㧖欹堂稿》。
应振绪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应振绪(1832年—1914年),字赞夫,号芬贻,又号棻诒,浙江省金华府永康县芝英人,书法家。应振绪自幼由父亲应思超教诲,先后受业于杭州紫阳书院、上海龙门书院。同治十八年(1892年)中壬辰科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中式丙子恩科进士。同年五月(6月3日),著分六部学习。授官户部主事。期间畿辅水灾,振绪助赈有功,得到朝廷旌表。致仕回乡后,任崇功书院山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一
周星诒,字季贶,号窳翁,祥符籍山阴人。历官建宁知府。有《窳櫎诗质》。
词学图录
周星诒(1833-1904)字季贶,号窳翁、癸巳人、癸巳翁、诒安山人。山阴人。星誉弟。官福建建宁知府。有《勉熹词》。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一
孙诒燕,字叔芑,瑞安人。光绪丙子举人,官内阁中书。有《望益斋诗存》。
熊祖诒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熊祖诒,江苏省松江府青浦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97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著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周銮诒,湖南省永州府永明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32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
曹诒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诒孙,字次谋,湖南茶陵县人。光绪六年(1880年)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国史馆协修、武英殿纂修。光绪十五年(1889年),补陕西学政。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任山西乡试副考官。考毕归里,主洣江书院讲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8—1908 【介绍】: 清浙江瑞安人,字仲容,号籀庼。同治六年举人。五应会试不中。官刑部主事,旋归不复出。精研古学垂四十年,融通旧说,校注古籍。所著《周礼正义》,为一生心力所瘁,为清代群经新疏中杰出之作。《墨子閒诂》亦为注墨的权威之作。《契文举例》为考释甲骨文最先之作。另有《古籀拾遗》、《名原》、《永嘉郡记》《籀膏述林》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三
孙诒让,字仲容,瑞安人。同治丁卯举人,官刑部主事。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施家珍(1851~1890),字诒儒,号聘廷,清彰化鹿港人。同治年间岁贡生,曾任福宁县学教谕。光绪二年(1876)与鹿港士绅共同鸠资重修文祠,增改两庑。光绪十四年(1888)刘铭传在台推行新政,实施清丈田亩,造成民情不安遂有施九缎抗官起事,适逢施家珍与鹿港廪生施藻修因故违逆彰化知县李嘉棠,竟被诬为勾结施九缎,遂遭通缉,乃相偕逃往泉州避难。施家珍以一介贞廉之士却蒙不白之冤,抑郁苦闷,竟于光绪十六年(1890)忧愤而卒。子嗣五人,长子即鹿港名诗人施梅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眉子。贡生。任武康训导。性淡逸,好古学,工南宋人小词。穷悴善病,光绪间卒,年五十余。有《笙月词》、《缦雅堂文》。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七
王诒寿,字眉叔,浙江山阴人。诸生。官金华训导。有《缦雅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一字广厦,号更生,南海人。光绪乙未进士,官工部主事。有《万木草堂丛书》。
词学图录
康有为(1858-1927) 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初名祖诒。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会试前发起"公车上书",要求拒签《马关条约》,变法图强。授工部主事,未就。在京创办强学会。清德宗召见问对,因宣布变法。戊戌政变作,流亡香港、日本及欧美各国,组保皇会,主张君主立宪。入民国,任孔教会会长。治今文经公羊学,借古改制言变法改良。工为政论文。馀事为诗,返虚为浑,积健为雄,有抉天心探地肺之奇。词仅传少作一首。有《康南海先生诗集》,词见《全清词钞》。
黄鹤楼志·人物篇
康有为(1858—1927) 近代改良派领袖、思想家。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1898年与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逃亡国外,归国后主张君主立宪。光绪十五年(1889)十月溯江西上,游览武昌、汉阳,登临黄鹤楼故址,作七律《登黄鹤楼》诗一首,用“百战山川扼势雄”的诗句来概括此地险要形势,描述黄鹤楼曾见证身经百战、碧血芳草的历史侧面,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之情。
维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清末维新变法派主要发起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通缉而出逃。1912年宣统退位后,康有为继续反对共和,1917年曾与张勋合作,发动兵变,拥立宣统帝,是为丁巳复辟,但四日之内就被段祺瑞讨平。1927年在一场宴会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