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词典(续上)
打诊
触诊
切诊
确诊
叩诊
叩诊锤
门诊部
扪诊
其它辞典
种诊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种诊,洛阳(今属河南)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殿中丞,除洛苑副使、充环庆路都监(《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一一)。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知环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五)。元丰四年(一○八一),知镇戎军。六年,充永兴军路兵马都钤辖(同上书卷三一六、三三五)。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种诊,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世衡子。治平二年,以殿中丞除洛苑副使、充环庆路都监。熙宁中,迁皇城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知环州。四年,降西作坊副使。八年,以泾原路钤辖为泾原路第五将。元丰中任内藏库使。四年,徙知镇戎军,后迁永兴军兵马钤辖。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七、二六六、二八九、三一六、三三五,《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一二、职官六五之三五。
《漢語大詞典》:打诊(打診)
谓医生用指轻敲病者胸背等处听其声以诊察内脏的病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几个朋友暗自协商定局,请了 美国 的 D医师 来诊察了。他是在 上海 的唯一的 欧洲 的肺病专家,经过打诊、听诊之后。虽然誉我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 中国 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灭亡。”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一位青年医生,大约是助手,我看他也不打诊,只把脉评了一下,就说入院了。”
《国语辞典》:触诊(触诊)  拼音:chù zhěn
医生在替病人作检查时,须用手指直接接触病人身体的诊疗方式。
《国语辞典》:切诊(切诊)  拼音:qiè zhěn
中医界指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患身体的某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诊病方式。分脉诊和触诊两类。脉诊常自病人腕关节下方桡动脉的寸口部,探取脉象的变化。触诊是对病人的皮肤、腹、胸及病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包块或其他异常变化现象。
《漢語大詞典》:确诊(確診)
(1).准确的诊断。《中医诊断学》第二章第四节:“根据病人自诉和其他三诊(望诊、闻诊、切诊)所得的资料,有系统、有要领、有目的地进行询问,以便作出确诊。”
(2).准确诊断。《人民日报》1982.8.19:“三天前, 梁大娘 被家里人抬到医院门诊就诊,因病情复杂,一时不能确诊。”
分類:准确诊断
《漢語大詞典》:叩诊(叩診)
医生用手指或叩诊锤轻敲人体的一定部位,通过所发生的声音或肌肉神经反射来判断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漢語大詞典》:叩诊锤(叩診錘)
医生用以检查神经肌肉反射的器具。多以一块橡皮和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柄子构成。使用时以橡皮端轻轻叩击有关部位,以观察神经肌肉的反射。
《国语辞典》:门诊部(门诊部)  拼音:mén zhěn bù
医院中负责门诊业务的部门。如:「每当感冒流行的时候,医院的门诊部就大排长龙。」
《高级汉语词典》:扪诊  拼音:mén zhěn
按诊:用手指轻压体表,以测知其下面部分坚实程度之一种物理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