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诈赃(詐贓)
讹诈贪赃。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向来文武衙门弁兵差役,破获原为不少,而民间惮於查禁,遂以栽害攫物,徇纵诈赃等弊,纷纷藉口,此固不能保其必无……果有被诬被诈之人,申诉到官,必为昭雪。”
分類:讹诈贪赃
《漢語大詞典》:诈现(詐現)
谓假装出某种样子。百喻经·夫妇食饼共为要喻:“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百喻经·诈言马死喻:“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
分類:假装
《韵府拾遗 祃韵》:长诈(长诈)
盐铁论商则长诈工则致骂
《國語辭典》:讹诈(訛詐)  拼音:é zhà
藉某种理由向他人诈取财物。《红楼梦》第六九回:「只说张华无赖,以穷讹诈,状子也不收,打了一顿赶出来。」《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所有地方上的青皮无赖,以及衙门前的蠹役刁书,皆可以前来讹诈。」也作「讹赖」。
《漢語大詞典》:诞诈(誕詐)
欺诈。荀子·君道:“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
分類:欺诈
《漢語大詞典》:倾诈(傾詐)
奸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日求所以富强之説,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 管 、 商 、 苏 、 张 之属者,至不可名数。”
分類:奸诈
《骈字类编》:犬诈(犬诈)
邵雍洛阳怀古赋见龙噬下
《漢語大詞典》:诘诈(詰詐)
查究奸诈之事。 宋 晁补之 《治通小序》:“挟事怀欺,明能知之,谓之詰诈。”
分類:查究奸诈
《漢語大詞典》:僭诈(僭詐)
不守本分而行欺诈。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传赞:“天地闭革,野战羣龙。 昌 芳 僭诈, 梁 齐 连锋。”
《漢語大詞典》:骄诈(驕詐)
骄傲诡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餘杭生 公然自詡,意其为文,未必尽无可观;而骄诈之意态颜色,遂使人顷刻不可復忍。”
分類:骄傲诡诈
《漢語大詞典》:渐诈(漸詐)
欺诈。荀子·正论:“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
分類:欺诈
《漢語大詞典》:诳诈(誑詐)
欺诈。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鲁国 孔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太中大夫 孔融 既伏其罪矣,然世人多採其虚名,少於核实,见 融 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誑诈,不復察其乱俗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诸虚名之道士,既善为誑诈以欺学者,又多护短匿愚。”
分類:欺诈
《國語辭典》:噪诈(譟詐)  拼音:zào zhà
欺诈、毁谤。《韩非子。说疑》:「去此五者,则噪诈之人,不敢北面谈立。」
《漢語大詞典》:驵诈(駔詐)
欺诈。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日者通和,方敦曩睦,凶人駔诈,遂骇狼心。”
分類:欺诈
《漢語大詞典》:诈绐(詐紿)
欺诈谎骗。 汉 牟融 《理惑论》:“今沙门躭好酒浆,或畜妻子,取贱卖贵,专行诈紿。”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吐蕃 诈紿百情,怀恶相戚。”
分類:欺诈谎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