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评品(評品)  拼音:píng pǐn
评量、评论。《元史。卷一五八。列传。窦默列传》:「默为人乐易,平居未尝评品人物,与人居,温然儒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只是泡些好清茶来请他评品些茶味,说些空头话。」
分類:评论高低
《漢語大詞典》:诗评(詩評)
(1).对诗的评论。 五代 齐己 《寄朗陵二禅友》诗:“ 瀟湘 曾宿话诗评, 荆楚 连秋阻野情。”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诗评乃花谱:“ 邦翰 抚掌曰:‘吾子此论,不独诗评,乃花谱也。’” 清 查慎行 《过曹希文斋》诗:“ 摩詰 园亭依画稾, 建安 人物入诗评。”
(2).作为评论诗的一种著作名称。如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篇; 清 查慎行 有《初白庵诗评》
(3). 南朝 梁 锺嵘 所著诗品的别称。梁书·文学传上·锺嵘:“ 嶸 尝品古今五言诗,论其优劣,名为《诗评》。”
《國語辭典》:评泊(評泊)  拼音:píng bó
1.评论。宋。朱耆寿 瑞鹤仙。樱桃抄乳酪词:「教公议,细评泊。自和戎以来,谋国多少,萧曹卫霍。」宋。张炎摸鱼子。步高寒〉词:「乾坤静里閒居赋,评泊水经茶谱。留胜侣,更底用,林泉曳杖寻桑苧。」也作「评詙」、「评跋」。
2.思量、忖度。宋。史达祖 蝶恋花。二月东风吹客袂词:「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令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也作「评跋」、「评薄」。
《國語辭典》:评书(評書)  拼音:píng shū
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摺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
《國語辭典》:史评(史評)  拼音:shǐ píng
1.针对历史事件所作的评论文字。如贾谊过秦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等。
2.批评史书,对于史书的体例、结构、源流、取材、笔法等加以剖析评论的著作。如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等。
《国语辞典》:考评(考评)  拼音:kǎo píng
考核评定。如:「假若明年的考评依然不理想,他恐怕就得被解雇。」
分类:考核评定
《國語辭典》:书评(書評)  拼音:shū píng
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如:「一篇好的书评要有公正客观的立场,以供读者购阅时参考。」
《國語辭典》:评骘(評騭)  拼音:píng zhì
评定。《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慎卿先生此一番评骘,可云至公至明。」
分類:评定
《漢語大詞典》:评章(評章)
评论;品评。《魏书·李彪传》:“闻 彪 评章古今,商略人物,兴言於侍筵之次,启论於众英之中。”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更评章,歪扭揑,徒然玷辱词场。”红楼梦第三八回:“一从 陶令 评章后,千古高风説到今。” 郁达夫 《赠郑奕奏》诗:“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自芬芳。”
分類:评论品评
《国语辞典》:漫评(漫评)  拼音:màn píng
随意的批评。如:「这是一篇漫评式的文章,看起来比较轻松。」
分类:随意批评
《漢語大詞典》:官评(官評)
做官的声望。亦指对官吏的评价。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好爵娱姻婭,官评视篚筐。”《歧路灯》第七一回:“﹝ 谭绍闻 ﹞过了 黄河 ,晓行夜宿,到了 济寧 。饭铺吃饭,先问 娄刺史 官评,真正个个念佛。” 清 唐孙华 《奉王冰庵太守五十韵》:“官评淆黑白,流品溷 澠 淄 。”
《國語辭典》:讲评(講評)  拼音:jiǎng píng
讲解评论。如:「辩论会结束后,请裁判讲评。」
分類:讲议评论
《韵府拾遗 庚韵》:相评(相评)
魏志武帝纪注魏武故事载公令曰人见孤彊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漢語大詞典》:汝南评(汝南評)
东汉 许劭 , 汝南 平舆 人,与从兄 靖 俱有高名,共好品评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 汝南 俗有“月旦评”。后因称品评人物为“汝南评”。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髯多鼻大能高兴,知不负我 汝南 评。”参见“ 汝南月旦 ”。
《國語辭典》:汝南月旦  拼音:rǔ nán yuè dàn
汉时汝南许邵兄弟评论乡里人物,每月初一换议题,称为「月旦评」。典出《后汉书。卷六八。许邵传》。后称品评人物为「汝南月旦」。清。顾炎武〈与戴枫仲书〉:「至于臧否人物之论,甚足以招尤而损德,自顾其人能如许子将方可操汝南之月旦。」
分類:人物品评
《國語辭典》:时评(時評)  拼音:shí píng
批评时事的文字。如:「报章杂志的时评短文,有时可见到精辟的论点。」清。徐珂《清稗类钞。著述类。日报月报旬报星期报之始》:「报纸所载事项极多,一时不能得其要旨,故有主笔著为社论,以明大势之所趋,或于一事一人著有时评,俾利害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