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评理(評理)  拼音:píng lǐ
根据道理,评判事情的是非曲直。《隋书。卷七三。循吏传。樊叔略传》:「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略辄为评理。」《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尚书省滞讼有不决者,诏徵评理之。」
《漢語大詞典》:评衡(評衡)
评判衡量。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盖 陈 之为人,当未至 美国 以前,足跡不出国门一步,故於揣度物情,评衡事理,其心中所依据为标準者,仍完全为 中国 人之见解。” 陈毅 《失题》诗:“小住 杨沟 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要擒王。”
分類:评判衡量
《國語辭典》:评断(評斷)  拼音:píng duàn
评议决断。《晋书。卷四七。傅玄传》:「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
《漢語大詞典》:国家裁判(國家裁判)
在体育竞赛中执行评判工作的国家级裁判员。系我国最高一级裁判员的称号。
《國語辭典》:国际裁判(國際裁判)  拼音:guó jì cái pàn
在国际性体育竞赛中,具有担任裁判资格的裁判员。是经由国际性体育组织审核而成。
《漢語大詞典》:吃讲茶(吃講茶)
亦作“ 吃碗茶 ”。 旧时发生争执的双方到茶馆里请公众评判是非。《海上花列传》第三七回:“月底耐勿拿来末,我自家到耐 鼎丰里 来请耐去吃碗茶。” 沙汀 《兽道》:“随后人们又纷纷赞成她们去吃讲茶。”
《漢語大詞典》:诠笔(詮筆)
评判文章优劣。詮,通“ 銓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候钱太尊》:“方效发硎之用,即趋詮笔之班,世推明允。”
《國語辭典》:评审(評審)  拼音:píng shěn
1.审核并加以评定。如:「金马奖影片评审工作昨日结束。」
2.裁判。在比赛时担任规则执行和成绩评定的专业人士。如:「一垒评审」。
分類:评判审核
《國語辭典》:评决(評決)  拼音:píng jué
决,审断。评决指评议判决。《魏书。卷四三。唐和传》:「徵为内都大官,评决狱讼,不加捶楚。」
《漢語大詞典》:是非自有公论(是非自有公論)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庾公 ﹞又问:‘何者居其右?’ 王 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 王 曰:‘噫!其自有公论。’”朱子语类卷一一七:“是非自有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