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三假施设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三摄提:一、受假施设。二、法假施设。三、名假施设。是大品经所说之三假也。为别于因成假等三假,谓之三假施设。(参见:假)
【佛学大辞典】
(术语)假者借之义,诸法各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诸蕴而有众生,借栋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虚妄不实之义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蕴而有众生是。2。虚妄不实之义,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幻生幻灭,虚妄而无实体。
【佛学次第统编】
谓诸法各无体,借他故有,是名为假。说假有三:
一、因成假 因他而成,是因成假。
二、相续假 相续而有,是相续假。
三、相待假 与他对待而有,是相待假。
有体施设假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无名之法体上施设假名之谓也。自诸法实相上论之,则世间万般之事物皆是也。是二假之一。(参见:二假)
【佛学常见辞汇】
二假之一,即在无名的事物上施设一个假名的意思。
【三藏法数】
谓圣教所说,虽有法体,而非我法,体本无名,随缘施设,假名我法,故名有体施设假。
二假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无体随情假,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实我实法,此实我实法,为遍计所执性而非实体,但一妄情耳,世人随此妄情而于虚假执我法也,故谓之无体随情假。是世间常用之我法也。二、有体施设假,谓依他起性上假施设之我法也。即内识所变之见相二分为依他法,从实之种子而生,有实之体用,就此体用假付我法之名,故名为有体施设假,是圣教中所用之我法也。见唯识论一。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无体随情假,如凡夫之执我法,我法本无实体,但随自己之妄情而立我法之名者。二有体施设假,五蕴之法非无,彼于五蕴和合之上假设我法之名者。初就凡夫之迷情而云,后就圣者之悟情而言。见述记一本。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宗镜录问云:不了唯识之徒,妄执我法,圣教之内,云何复言有我法等?答云:对机设假,非同情执。假有二种,故名二假。
〔一、无体随情假〕,谓执我之法,本自无体。但因随顺机情,虚假施设,亦名我法,故名无体随情假。
〔二、有体施设假〕,谓圣教所说,虽有法体,而非我法,体本无名,随缘施设,假名我法,故名有体施设假。
忌日设斋
【佛学大辞典】
(行事)于死人之忌日招待僧人请读经,于是供斋而祈冥福也。梵网经下曰:「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
取因假设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唐义净译。论佛化众生但依假施设之事而宣法要。
施设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安立之义,建立之义,发起之义。唯识述记三末曰:「言施设者,安立之异名。建立发起者,亦名施设。」
施设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赵宋法护译,问答世间出世间之诸法及神通变化等之事者。
乌婆计设尼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于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竖大头小三指,馀指屈,当胸,坐于赤莲。
设厕功德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经曰:「造厕除众秽,后无便利患。身心常清净。见者无不欢。缘是离诸垢。究竟获大安。」福田经曰:「佛告天帝:我昔安设圊厕,缘此功德。世世清净,秽染不污,食自消化,无便利患。」增一阿含经十曰:「近道作圊厕,人民得休息,昼夜得安稳,其福不可计。」释氏要览下曰:「虚空藏经云:若忏罪人,治厕八百日,能灭罪垢。」
设利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舍利)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设利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作舍哩罗S/arira,舍利之新称。(参见:舍利)
舍利
【佛学大辞典】
(动物)S/a%ri,鸟名。【又】舍利弗比丘之母名舍利。(参见:舍利弗)。【又】(术语)新作设利罗,室利罗,佛之身骨也。又总名死尸,是依戒,定,慧之薰修所成者。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金光明经舍身品曰:「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又曰:「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玄应音义六曰:「舍利,正音设利罗,译云身骨。舍利有全身者,有碎身者。」法华玄赞二曰:「梵云设利罗,体也。舍利者,讹也。」俱舍光记八曰:「驮都,即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唐言体,佛身体也。旧云舍利,讹也。」资持记下四之一曰:「舍利,此翻遗身。即死尸也。」S/ari^ra。
【佛学常见辞汇】
1。鸟名。2。舍利弗母亲的名字。3。佛的身骨。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俗语佛源】
梵语sarira,亦称舍利子,意为骨身、遗骨。原来,「所遗骨分,通名舍利」。(《翻译名义集》卷五)实际上,舍利专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家传说,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经中载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请凤翔法门寺佛骨舍利入大内供养。其中唐宪宗元和年间迎佛骨时,遭到韩愈的激烈反对,历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称为「佛牙」,相传帝释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养,故佛牙备受青睐。法显、玄奘西游时,都见到过佛牙。释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师获得,受到历代帝王的供养,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后来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后的遗骨。入《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权)
设利弗怛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舍利弗)
舍利弗
【佛学大辞典】
(人名)S/a%rip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为鸟名。译曰秋露,鹙鹭,鸲鹆,鸲鹆,鹙,百舌鸟。或言母之眼似彼鸟,或言母之才辩犹如鹙鹭,故以为名。法华玄赞一曰:「梵云舍利弗呾罗。言舍利弗者,讹也。舍利云鹙,即百舌鸟,亦曰春鸲。弗呾罗,言子。以母才辩喻如鹙鸟,此是彼子,以母显之,故云鹙子。复名优婆提舍,以能论议故,兼得彼名。」嘉祥法华义疏一曰:「从母立名,母以眼似舍利鸟眼,故名母名舍利,其母于众女人中聪明第一,以世人贵重其母,故呼为舍利子。古经名鹙鹭子,鹙鹭子犹取鸟名也。或言舍利鸟似鹙鹭也。父名提舍。逐父为名,故名优婆提舍。优婆者逐也。提舍者星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利子,梵言奢利富多罗,或言舍利弗多罗,此梵音转耳。舍利母名,眼之青睛名舍利,又母眼似鸲鹆眼,因以名焉。经中或言鹙鹭子者,一义也。」大明度经曰:「秋露子。」出三藏记一曰:「旧经舍利子亦秋露子,新经舍利弗。」俱舍宝疏一曰:「舍利,此云百舌鸟。子,是唐言也。」二舍利。译曰身,又译珠,以母之身形好妙,故名为身,又母之聪明在眼珠,故名为珠。法华文句一曰:「舍利弗,具存应言舍利弗罗。此翻身子,又翻舍利为珠。其母于女人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然舍利译为身者,与设利罗讹言之舍利混同,是讹也。慧苑音义下曰:「奢哩补怛罗,此云鹙鹭子。旧翻为身子者,谬也。梵本中呼身为设利罗,故知悬别也。」玄应音义四曰:「奢利富多罗,此译云鸲鹆子,从母为名也。母眼似鸲鹆,或如秋露鸟眼,因以名焉。旧云身子者,谬也。身者舍黎,与此奢利声有长短,故有斯谬。或言优婆提舍者,从父名子也。」舍利弗者,与目连皆为佛弟子中最重用之一人。其出家之因缘,本为外道。逢师死,茫茫求道,于途上见马胜比丘安序而走,比丘说「因缘所生法」之偈,遂出家。

【佛学常见辞汇】
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被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亦称身子,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
设陀邻迦醯
【佛学大辞典】
(天名)女神之名。生经二曰:「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邻迦醯。」注曰:「晋云摄声。」
设都嚧
【佛学大辞典】
(杂语)S/atru,又作设睹嚧、设咄噜、舍睹嚧、烁睹嚧、娑讷噜、窣睹唤。译曰怨家。希麟音义六曰:「设咄嚧,或云窣睹噜。皆梵语轻重,此云冤家。即于一切善法作冤害者。」同七曰:「舍睹嚧,或云窣睹噜,亦云设咄噜。皆梵语讹转也。此云冤家也。」梵语杂名曰:「怨,娑讷噜。」
设喇陀跋摩
【佛学大辞典】
(人名)S/radvarman,僧名。译曰信冑。见求法高僧传上。
设赏迦
【佛学大辞典】
(人名)S/asa%n%ka,王名。译曰月。见西域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