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5,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设榻
设网
设奠
显设
张设
重设
未设
宿设
中设
门设
设宴
设置
设几
设重
设礼
《漢語大詞典》:设榻(設榻)
(1).设置床榻。新唐书·韦縚传:“朔日於 宣政 设榻,东向置案, 縚 坐读之。”
(2).后汉书·徐穉传载: 徐穉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时 陈蕃 为太守,不接待宾客,“唯 穉 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以“设榻”指款待敬重的宾客或知交。 宋 梅尧臣 《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我期霰雪时,来听幽声卧。应当为设榻,勿使赏心剉。” 明 申涵光《怀太原傅青主》诗:“曾约溪村访钓竿,数年设榻待君欢。”
《漢語大詞典》:设网(設網)
(1).布网;张网。 晋 成公绥 《蜘蛛赋》:“独星悬於浮处,遂设网於四隅。”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苍江渔子清晨集,设网提纲取鱼急。” 宋 梅尧臣 《打鱼》诗:“插苇截弯流,寒鱼未能越。安知罟师意,设网遮其闕。”
(2).布法网。晋书·刑法志:“季末浇伪,设网弥密,利巧之怀日滋,耻畏之情转寡。”
分類:布法法网
《國語辭典》:设奠(設奠)  拼音:shè diàn
陈设祭品追悼亡者。《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下。昭德王皇后传》:「将葬,后母郕国郑夫人请设奠,有诏祭物无用寓,欲祭听之。」
《漢語大詞典》:显设(顯設)
(1).犹显用。重用。荀子·君道:“能羣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 王先谦 集解:“设,用也。显设人,犹言显用人。”
(2).显著光大。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天下之变故,其聚也不可犯,其散也不可一,其来也不可豫,其去也不可逐,其显设也不可跡,其倚伏也不可究。”
《漢語大詞典》:张设(張設)
部署;设置。吴子·论将:“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於一人,是谓气机。” 汉 王充 论衡·齐世:“虽言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法制张设,未必奉行。” 明 唐顺之 《兴国州同知徐公墓志铭》:“然其顽尚逋租如故态,公终不痛绳督之,其诸科条张设,类多所纵舍。”
《漢語大詞典》:重设(重設)
指军事要地。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要藩重设,匪贤则亲。” 胡之骥 注:“重,大也。言险要藩国重大之设,匪贤者则至亲之人。”
多设;重重设置。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流藻周施,和铃重设。”
《韵府拾遗 屑韵》:未设(未设)
潘岳离合诗锡鸾未设金石拂举
《漢語大詞典》:宿设(宿設)
(1).前一夜设置;预先设置。文选·左思〈魏都赋〉:“歛衽魏闕,置酒 文昌 ,高张宿设,其夜未遽。” 李周翰 注:“高张其乐,先夜而设。”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投木隔礮,凡可以坏贼之具宿设。”
(2).谓古代帝王斋宿之处,官吏预为安排人役或设置物品。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之二:“司坛宿设,掌史诚陈。” 倪璠 注:“言有司为壝宫,天子止宿之处已设掌史之官,於是陈其诚信也。”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又斋心於宿设,将旰食而匪寧。” 仇兆鳌 注:“此云‘斋心於宿设’,谓斋宿之处设供也。”
《骈字类编》:中设(中设)
元史天文志见中梁下
分类:中设
《分类字锦》:门设(门设)
野客丛谈唐制光禄大夫许门设棨戟
分类:门设
《國語辭典》:设宴(設宴)  拼音:shè yàn
设置宴席请客。《三国演义》第三回:「卓乃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巢受命大喜,按桑门剑誓师道:『今日之事皆赖诸君同心戮力,共成伯业。』宰牛设宴。」
《國語辭典》:设置(設置)  拼音:shè zhì
1.设立。《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惟陛下设置七臣,以广谏道。」
2.装置。如:「会议室设置了同步翻译的设备。」
《分类字锦》:设几(设几)
后汉书礼仪志三公设几九卿正履
分类:设几养老
《漢語大詞典》:设重(設重)
设置重屋。指建宗庙。隋书·礼仪志三:“就庐非东阶之位,凶门岂设重之礼?”按,《明堂议》:“依《黄图》所载, 汉 之宗庙,皆为重屋,此去古犹近,遗法尚在。”参见“ 復庙 ”。
分類:重屋宗庙
《漢語大詞典》:复庙(複廟)
古代称采用双层屋椽、双层屋笮等结构来建造的宗庙为复庙。復,通“ 复 ”。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復庙、重檐……天子之庙饰也。” 郑玄 注:“復庙,重屋也。”《后汉书·祭祀志中》“明堂” 刘昭 注引 汉 张衡 《东京赋》:“復庙重屋,八达九房。”《周礼·考工记·匠人》“重屋” 清 孙诒让 正义:“凡复屋,栋、笮等皆於一层屋之上重絫合并为之,重屋则上下两层屋各自为栋、笮等,不相合并,二制迥异,古明堂宗庙盖皆有重屋……《明堂位》之復庙,即复屋;重檐,乃是重屋。故文选·张衡〈东京赋〉云‘复庙重屋’即用《明堂位》文,而以重檐为重屋。 薛综 注云:‘重屋,重栋也。’ 桓谭 新论亦云:‘商加重檐四阿。’明此经重屋,当彼重檐矣, 郑 《明堂位》注释‘復庙’为‘重屋’者,盖仍指复笮言之。”参见“ 復格 ”。
古代称具有双重椽、栋、轩版、垂檐等建筑结构的庙堂。 汉 张衡 《东京赋》:“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薛综 注:“复庙,重覆也。重屋,重栋也。” 李善 注:“《礼记》曰:‘复庙、重檐、达乡,谓天子庙饰也。’”《周礼·考工记·匠人》“ 殷 人重屋” 清 孙诒让 正义:“《明堂位》言复庙重檐为天子庙制……复庙即复屋,重檐乃是重屋。”参见“ 复屋 ”。
《韵府拾遗 荠韵》:设礼(设礼)
齐书礼志今皇王冠毕一酌而已即可拟古设礼而犹用醮辞实为乖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