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城险(城險)
指城池险要处的防御设施。尉缭子·攻权:“津梁未发,要塞未修,城险未设,渠答未张,则虽有城无守矣。”
《漢語大詞典》:水藏
以水藏物。明史·流贼传·张献忠:“﹝ 献忠 ﹞又用法移 锦江 ,涸而闕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
《漢語大詞典》:青帐(青帳)
(1).青色的床帐、营帐。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置榻素屏下,移炉青帐前。” 唐 李贺 《平城下》诗:“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2).青色的供帐。古代供迎送接待的临时设施。宋史·道学传一·程颢:“内侍 王中正 按閲保甲,权焰章震,诸邑竞侈供张悦之。主吏来请, 顥 曰:‘吾邑贫,安能效他邑。取於民,法所禁也,独有令故青帐可用尔。’”
(3).即青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 张 待之既久,知其不行,遂亦以舆马送 五可 至,因另设青帐于别室。” 何垠 注:“青帐,青庐也。”参见“ 青庐 ”。
《國語辭典》:青庐(青廬)  拼音:qīng lú
旧时举行婚礼的地方。《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漢語大詞典》:堡栅
用土石、木栅或其他障碍物构筑的防御设施。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绕逆贼州县堡栅等,各置兵马。”元史·朱国宝传:“ 宋 据上流,方舟数百,结为堡栅。”
《國語辭典》:武器  拼音:wǔ qì
兵器。如:「现代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國語辭典》:火备(火備)  拼音:huǒ bèi
防火的设备。《宋史。卷二四九。王溥传》:「课民凿井修火备,筑城北堤以禦水灾。」
分類:防火设施
《漢語大詞典》:水备(水備)
防止水患的设施。《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为 蒲 宰,为水备,与民修沟洫。” 宋 苏辙 《黄楼赋》叙:“余兄 子瞻 适为 彭城 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鍤,畜土石,积蒭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
《漢語大詞典》:行栈(行棧)
古代守城的一种设施。墨子·备城门:“城上之备,渠譫、藉车、行栈、行楼。” 孙诒让 间诂:“上文城上之备有行栈、行楼,説文:‘栈,棚也。’谓设棚於堑中,上为发梁而机巧之以陷敌也……县梁有机发,可设可去,故曰‘发梁’。”
分類:设施
《国语辞典》:波道  拼音:bō dào
1.通信电路中的特定频率范围。
2.通信网或通信系统中通信设施的一部分。一个通信系统或通信网内的独立波道数目(由频率区分或时间区分而得),依其所能供给的各独立通信设施的数量而定。也称为「频道」。
《漢語大詞典》:水防
犹水堤。防水的设施。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水防未修,沟洫不开,树木不多,宣洩无自,不能调爕阴阳。”
《國語辭典》:风障(風障)  拼音:fēng zhàng
用竹子、高粱秆或塑胶等材料编成的屏障,设在农田或菜畦旁边,用来挡风,保护秧苗。
《漢語大詞典》:排叉
军事防御设施。以带丫杈的树枝排列插在地上阻遏敌人。《水浒传》第六一回:“一週迴鹿角交加,四下里排叉密布。”
《漢語大詞典》:障捍
(1).遮蔽;掩护。后汉书·独行传·彭脩:“ 脩 与太守俱出讨贼……飞矢雨集。 脩 障扞太守,而为流矢所中死,太守得全。”
(2).指遮蔽掩护之设施。晋书·蔡豹传:“胡寇方至,使君且当摄职,为百姓障扞。”
《國語辭典》:报修(報修)  拼音:bào xiū
将损害的情形通知有关单位,要求修理。如:「电脑当了,快报修。」
《国语辞典》:圆环(圆环)  拼音:yuán huán
交通设施。在道路交叉的中心,以环状道路疏导车流,便利交通,兼及美化道路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