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凋讹(凋訛)
衰替讹乱。《晋书·舆服志》:“礼业凋讹,人情驰爽,诸侯征伐,宪度沦亡。”《隋书·高祖纪下》:“至於四时郊祀之节文,五服麻葛之隆杀,是非异説,踳驳殊涂,致使圣教凋讹,轻重无準。”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盖由赏鉴独任於聪听,搜择颇难於公举,但速登延之路,罕施练覈之方,遂使先进者渐益凋讹,后来者不相接续。”
分類:衰替
《漢語大詞典》:讹音(訛音)
(1).不合标准的异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圜,讹音之作,甚於枘方;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 宋 秦观 《拟韦应物》诗:“痴儿踏 吴 歌,婭姹足讹音。” 刘师培 《文说·和声篇》:“特处封建之朝,则《国风》可齐《雅》《颂》;值同文之世,则讹音甚于枘方。”
(2).讹变的字音。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三:“ 黑 津 乃‘徽钦’二字讹音也,在 三姓 东三千里外散处,至东海边。” 鲁迅 《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他本姓 克莱门斯 (SamuelLanghorneClemens,1835-1910),原是一个领港,在发表作品的时候,便取量水时所喊的讹音,用作了笔名。”
(2).讹变的字音。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三:“ 黑 津 乃‘徽钦’二字讹音也,在 三姓 东三千里外散处,至东海边。” 鲁迅 《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他本姓 克莱门斯 (SamuelLanghorneClemens,1835-1910),原是一个领港,在发表作品的时候,便取量水时所喊的讹音,用作了笔名。”
《漢語大詞典》:讹替(訛替)
(1).犹差误。 晋 王嘉 《拾遗记·周》:“南陲之南,有 扶娄之国 。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於纤毫之中……乐府皆传此伎,至末代犹学焉,得粗亡精,代代不絶,故俗谓之婆候伎。则 扶娄 之音,讹替至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隋书·律历志上》:“ 宋氏 尺实比 晋 前尺一尺六分四釐……当由人间恒用,增损讹替之所致也。”
(2).犹衰敝。《初学记》卷二三引 南朝 宋孝武帝 《沙汰沙门诏》:“佛法讹替,沙门混杂,未足扶济鸿教,而专成逋藪。”《法苑珠林》卷六七:“但教流末代,人法讹替,或凭真以构伪,或饰虚以诈真。”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烧香垂涕而申诲曰:‘大圣久已涅槃,法教讹替,人多乐受,少有持者。’”
(2).犹衰敝。《初学记》卷二三引 南朝 宋孝武帝 《沙汰沙门诏》:“佛法讹替,沙门混杂,未足扶济鸿教,而专成逋藪。”《法苑珠林》卷六七:“但教流末代,人法讹替,或凭真以构伪,或饰虚以诈真。”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烧香垂涕而申诲曰:‘大圣久已涅槃,法教讹替,人多乐受,少有持者。’”
《漢語大詞典》:讹风(訛風)
分類: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