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然许(然許)
许诺;信守诺言。隋书·李密传:“使者利其金,遂相然许。”新唐书·李华传:“内谨重,尚然许。”
《漢語大詞典》:许亲(許親)
答应婚事。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把这盏许亲酒又不敢慢俄延,则素扭迴头半口儿家刚刚的嚥。”《柳荫记·四九求方》:“[ 梁山伯 :]许亲是你亲口讲,只望地久与天长,谁知伯父来阻挡,犹如隔了万堵墙。”
分類:答应婚事
《漢語大詞典》:许洛(許洛)
许京 和 洛京 (今 河南 许昌 和 洛阳 )的并称。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潜谋虽密,而在几必兆; 淮浦 再扰,而 许 洛 不震。” 晋 王羲之 《与会稽王笺》:“况今转运供继,西输 许 洛 ,北入 黄河 ,虽 秦政 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宋书·刘康祖传:“其年秋, 萧斌 、 王玄謨 、 沈庆之 等入 河 , 康祖 率 豫州 军出 许 洛 。”
《漢語大詞典》:许和
允许,答应。例如:登即相许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分類:允许答应
《高级汉语词典》:许都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称许都。即今河南省许昌县
《漢語大詞典》:王许(王許)
(1). 晋 王裒 与 许孜 的并称。二人皆以孝行称于世。晋书·孝友传赞:“孝哉 王许 ,永慕烝烝。”
(2). 晋 王羲之 与 许迈 的并称。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迈还王屋》诗:“此中久延佇,入 剡 寻 王 许 。” 瞿蜕园 等校注引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 既去官……又与道士 许迈 共修服食,採药石,不远千里。” 唐 皎然 《贻李汤》诗:“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 山阴 访 王 许 。”
《漢語大詞典》:许郭(許郭)
东汉 许劭 、 郭太 的并称。后汉书·许劭传:“ 许劭 字 子将 , 汝南 平舆 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 樊子昭 、 和阳士 者,并显名於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 许 郭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 ;英跱俊迈,联衡 许 郭 。” 张铣 注:“谓与 许劭 、 郭林宗 齐衡也。” 唐 陆龟蒙 《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诗:“亦谓神仙同 许 郭 ,不妨才力似 班 扬 。”后亦用以泛指喜于奖掖后进的人。 唐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诗:“才小知难荐,终劳 许 郭 心。”
分類:奖掖后进
《國語辭典》:些许(些許)  拼音:xiē xǔ
少许、一点儿。如:「些许小事」、「些许微物,何足挂齿!」也作「些须」。
《國語辭典》:容许(容許)  拼音:róng xǔ
1.允许。唐。王建〈初到昭应呈同僚〉诗:「同官若容许,长借老僧房。」
2.或许。如:「这种事情在外国容许常有,在中国却很少见。」
《漢語大詞典》:敢许(敢許)
或许。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七章:“不要它来,它紧跟着你;要它来敢许还不来哩!”
分類:或许
《韵府拾遗 语韵》:亲许(亲许)
公羊传注礼男不亲求女不亲许
《漢語大詞典》:权许(權許)
唐 权德舆 和 许孟容 的并称。新唐书·沈传师传:“时给事中 许孟容 、礼部侍郎 权德舆 乐挽轂士,号‘ 权许 ’。”
《漢語大詞典》:许容(許容)
容许。 宋 文同 《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曏时朝廷尝亦知其如此草创无已,深虑寝久,事有不便,遂下本路转运司止絶,不许容开造。”《水浒传》第二回:“府尹把 高俅 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东京 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分類:容许
《韵府拾遗 语韵》:深许(深许)
薛能诗三省推贤两掖才关东深许稍迟回
《漢語大詞典》:许许(許許)
甚少,极少。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诸军因噪曰:‘我辈劳苦塞上数年,仅得许许,更夺人刀下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