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齐梁体(齊梁體)  拼音:qí liáng tǐ
六朝齐、梁时盛行的诗体。以崇尚绮丽、注重排偶、讲究声律为特色。
《漢語大詞典》:术谋(術謀)
讲求权术谋略。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术谋之人以思謨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
《漢語大詞典》:寻宫数调(尋宫數調)
谓讲求音律。 明 高明 《琵琶记·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諢,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分類:讲求音律
《国语辞典》:呼吸吐纳(呼吸吐纳)  拼音:hū xī tǔ nà
呼吐秽气而吸纳新气。道家讲求呼吸吐纳的方法以养生。三国魏。曹丕《典论。论郤俭等事》:「众人无不鸱视狼顾,呼吸吐纳。」《文选。嵇康。养生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
《国语辞典》: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荣辱)  拼音:yī shí zú ér zhī róng rù
生活没有忧虑后,才能讲求礼义廉耻。《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
《国语辞典》:兵在精不在多  拼音:bīng zài jīng bù zài duō
(谚语)谓凡事讲求效率,不在数量多寡。《英烈传》第七一回:「两边伏兵不知多少,横冲直撞的来;真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平妖传》第三八回:「司更小卒,同为讨贼之人;仗钺元戎,早定平妖之策。真个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国语辞典》:应用科学(应用科学)  拼音:yìng yòng kē xué
不注重纯理论的研究,而讲求实际应用于社会人生的学科。如工程学、医学、农学等。
《国语辞典》:曾子杀彘(曾子杀彘)  拼音:zēng zǐ shā zhì
比喻人讲求信用。曾参的儿子欲随曾妻到市场,曾妻为阻止他,便哄说将为他杀一头猪。曾妻从市场回家后,曾参果然依曾妻所言,为儿子杀了一头猪,以表示守信用。典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国语辞典》:讲面子(讲面子)  拼音:jiǎng miàn zi
讲求、顾全情面。如:「他为人耿直不讲面子。」
《國語辭典》:取青媲白  拼音:qǔ qīng pì bó
媲,比配。取青媲白指拿青的配白的。比喻文句对仗工整。唐。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肥皮厚肉,柔筋脆骨,而以为辞者之读之也,其大笑固宜。」也作「抽青配白」。
《漢語大詞典》:南学会(南學會)
清 末维新派在 湖南 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 谭嗣同 、 唐才常 等发起,1898年( 光绪 二十四年)2月在 长沙 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 黄遵宪 、 皮锡瑞 、 谭嗣同 等人轮流主讲,宣讲新学,讨论 湖南 新政,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国语辞典》:食不求甘  拼音:shí bù qiú gān
饮食不讲求美味可口。形容生活俭朴。《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
《國語辭典》:疏财仗义(疏財仗義)  拼音:shū cái zhàng yì
秉持公理正义,施舍钱财助人。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也作「仗义疏财」。
《國語辭典》:山林文学(山林文學)  拼音:shān lín wén xué
旧称吟咏风月、超脱尘世的隐逸文学。
《國語辭典》:开门揖盗(開門揖盜)  拼音:kāi mén yī dào
揖,请。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梁书。卷三九。羊侃传》:「吾荷国重恩,当禀承庙算,以扫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南史。卷八。梁简文帝本纪。论曰》:「开门揖盗,弃好即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