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问讯(問訊)  拼音:wèn xùn
1.询问。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问候。《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清河孝王庆传》:「庆多被病,或时不安,帝朝夕问讯,进膳药。」唐。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诗:「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3.佛教徒合掌问候的礼节。《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问讯开示毕,众散,归寮药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连忙收掩经卷,立起身向前问讯。」也作「闷信」。
《國語辭典》:芳讯(芳訊)  拼音:fāng xùn
1.花开的消息。清。吕碧城〈陌上花。丹砂抛处〉词:「待温回黍谷,消寒同赋,绛梅芳讯。」
2.对他人来信的美称。
《國語辭典》:执讯(執訊)  拼音:zhí xùn
1.通讯问的官吏。《左传。文公十七年》:「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
2.捕获战俘。《诗经。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汉书。卷五五。卫青传》:「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
《國語辭典》:讯问(訊問)  拼音:xùn wèn
审问追究。《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太尉张酺引禅讯问事理,会后召见,因白禅奏记之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漢語大詞典》:春讯(春訊)
春的信息。 金波 《第一行诗》诗:“如果你寻找春讯,你就仰望我们的蓝天。”
分類:信息
《漢語大詞典》:寄讯(寄訊)
传递消息。 明 袁宏道 《期苏潜夫游玉泉竟日不至》诗:“到日 天台 应寄讯,讲堂久矣待 袁生 。”
《國語辭典》:讯鞫(訊鞫)  拼音:xùn jú
审问穷究。《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也作「讯究」、「讯鞠」。
分類:审讯
《國語辭典》:音讯(音訊)  拼音:yīn xùn
1.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再三叹息,仍旧装束好了,主仆取程前行。此后不闻十一娘音讯,已是十馀年。」
2.指符号刺激,包括音波、手势、文字、图像、动作、语言等含有意义的讯号。
分類:音讯音信
《漢語大詞典》:来讯(來訊)
指来书。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行矣励令猷,写诚酬来讯。”
分類:来书
《國語辭典》:通讯(通訊)  拼音:tōng xùn
互通讯息。如:「虽隔千里,时相通讯。」
《漢語大詞典》:风讯
指风来的时间和方向。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之一:“而 轩 乃答云:‘风讯不顺飘过。’乃是与 闽中 狡商巧説词理,许令过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载了一家,上了海船,看了风讯开去。”
分類:时间方向
《骈字类编》:书讯(书讯)
笔记余友杨备得古文尚书释文读之大喜于是书讯刺字皆用古文僚友不之识指为怪人
《國語辭典》:兰讯(蘭訊)  拼音:lán xùn
书信的美称。晋。谢混〈戒族子〉诗:「通远怀清悟,采采标兰讯。」
分類:他人书简
《骈字类编》:安讯(安讯)
宋 苏轼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归期那敢说,安讯不曾通。
《漢語大詞典》:良讯(良訊)
(1).美好的问候。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愧无杂佩赠,良讯代兼金。”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诗:“良讯封鸳綺,餘光借玳簪。”
(2).犹佳音。 宋 杨万里 《遣骑迎家父稽来信》诗:“皈帆扣 惠山 ,良讯传 荆 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