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死不认错(死不认错)  拼音:sǐ bù rèn cuò
执意不肯承认错误。如:「人不怕犯错,怕的就是死不认错。」
《国语辞典》:强制认领(强制认领)  拼音:qiǎng zhì rèn lǐng
非婚生子女未经生父认领者,由本人、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依法律请求其生父认领,称为「强制认领」。也称为「法定认领」。
《国语辞典》:国家承认(国家承认)  拼音:guó jiā chéng rèn
既存国家对新国家是否具备国家的条件,有无诚意遵守国际法和履行国际义务所作的确认。
《国语辞典》:俯首认罪(俯首认罪)  拼音:fǔ shǒu rèn zuì
低头承认自己的罪行。如:「抢劫银行的嫌犯在證据确凿的情况下,终于俯首认罪。」
《国语辞典》:半道儿认姐姐(半道儿认姐姐)  拼音:bàn dào ér rèn jiě jie
(歇后语)
1.多馀。认姐姐,结拜为姐妹。馀音谐「姨」。姨儿,母亲的姊妹。如:「你知道就好了,何必要说出口,真是半道儿认姐姐──多馀。」
2.多疑。疑音谐「姨」。如:「你别老是不放心他,真是半道儿认姐姐──多疑。」
《国语辞典》:不认得字的(不认得字的)  拼音:bù rèn de zì de
不识字。《红楼梦》第四二回:「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
分类:不识识字
《国语辞典》:自认倒楣(自认倒楣)  拼音:zì rèn dǎo méi
接受吃亏的事实而不去计较。如:「他因为贪便宜,一时大意,买到假的字画,只好自认倒楣了。」
《国语辞典》:给个棒锤当针认(给个棒锤当针认)  拼音:gěi ge bàng chuí dàng zhēn rèn
(谚语)比喻人不知变通。如:「小王是一个实心眼儿的人,给个棒锤当针认,没想到一句玩笑话,他却认了真。」
《国语辞典》:只认钱不认人(只认钱不认人)  拼音:zhǐ rèn qián bù rèn rén
只重视钱财,不重视人。形容人非常势利,见钱眼开。如:「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大多数人只认钱不认人,人情味也日趋淡薄。」
《国语辞典》:文书认證(文书认證)  拼音:wén shū rèn zhèng
对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与公文的真实性,由特定的国家机关组织与人员签名或盖章予以證明。基本上认證行为应由政府外交或领事机关行使,使公證文书在国外发生效力。
《国语辞典》:无可否认(无可否认)  拼音:wú kě fǒu rèn
不能不承认。如:「经过军中严格的训练,无可否认的,他在身心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国语辞典》:不认帐(不认帐)  拼音:bù rèn zhàng
不承认这件事。如:「这笔帐款有你的签名,不怕你不认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万一家中忌讳,故意不认帐起来,这事也是有的,须要防他。」
分类:不承承认
《国语辞典》:认床(认床)  拼音:rèn chuáng
只在自己睡惯的床铺安眠,换了床铺便不得安枕。如:「他有认床的习惯,每次外宿,他便不得安眠。」
《国语辞典》:认背(认背)  拼音:rèn bèi
背,运气坏。认背指逆来顺受、承受不幸。如:「损失许多东西,问谁赔,只好认背了。」
《国语辞典》:法定认领(法定认领)  拼音:fǎ dìng rèn lǐng
有事实足认其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认领之诉,请求法院判决促使生父认领其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