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招认(招認)  拼音:zhāo rèn
承认罪状。《警世通言。卷三三。乔彦杰一妾破家》:「高氏抵赖不过,从头招认了。」《老残游记》第一六回:「我劝你们早迟总得招认,免得饶上许多刑具的苦楚。」也作「招承」。
《漢語大詞典》:认处(認處)
指可供辨认之处,特征。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俺主公有认处:鼻生三窍,脑后鷄冠。你拿首级来我看咱。”
分類:辨认
《漢語大詞典》:认做(認做)
犹认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幸喜已认做是真,留在此居住,早晚必然生出机会来。”红楼梦第六八回:“二姐是个实心人,便认做他是个好人。”
分類:认为
《韵府拾遗 震韵》:独认(独认)
白行简望夫化为石赋化轻裾于五色独认罗衣
《國語辭典》:认旗(認旗)  拼音:rèn qí
军队中区别所属的旗号,旗上有主将的官号或姓字。《水浒传》第七回:「大闹中原,纵横海内。直教农夫背上添心号,渔父舟中插认旗。」《三国演义》第二八回:「关公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
《国语辞典》:认路(认路)  拼音:rèn lù
辨认道路。《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拣条僻巷躲去,住在人家门檐下,蹲了一夜,天亮了,认路归家。」
分类:辨认道路
《漢語大詞典》:认的(認的)
(1).认得。《水浒传》第六回:“ 智深 道:‘教你认的洒家。’轮起禪杖,抢那汉。”《三侠五义》:“ 丁二爷 问道:‘大哥如何认的他呢?’ 展爷 便将 苗家集 之事述説一回。”
(2).承认。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学裡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分類:承认认得
《韵府拾遗 震韵》:远认(远认)
文献通考李安世疏曰远认魏晋之家近引亲旧之验
《國語辭典》:指认(指認)  拼音:zhǐ rèn
指出确认。如:「经由秘密證人指认,警察终于破此悬案,逮捕凶手。」
分類:指认指出
《國語辭典》:认错(認錯)  拼音:rèn cuò
1.承认过失。《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西卿这番倒著实服他料得不错,只自己面子上不肯认错。」
2.误认。如:「他经常认错人。」
《韵府拾遗 有韵》:认柳(认柳)
袁宏道诗桉图知应垒认柳识邮程
《國語辭典》:认清(認清)  拼音:rèn qīng
辨别清楚。如:「认清事实」。
《國語辭典》:认亲(認親)  拼音:rèn qīn
旧俗男女婚后,双方亲属初次会晤,称为「认亲」。后泛指彼此相认为有亲属关系。《儒林外史》第三回:「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红楼梦》第四九回:「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认亲去。」
《韵府拾遗 萧韵》:认潮(认潮)
许棠早𤼵洛中诗堑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
《漢語大詞典》:认屐(認屐)
辨认鞋子。典出宋书·隐逸传·刘凝之:“有人尝认其所著屐。笑曰:‘僕著之已败,令家中覔新者备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还之,不肯復取。”南史·隐逸传下·沈麟士:“尝行路,隣人认其所著屐。 麟士 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隣人得屐,送前者还之, 麟士 曰:‘非卿屐邪?’笑而受之。” 清 黄景仁 《一笑》诗:“认屐将毋错,悬蛇恐未真。”
分類:辨认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