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5,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饱计
奉计
谋计
蚤计
书计
校计
方计
顾计
画计
计量
他计
太早计
误计
进计
逆计
《漢語大詞典》:饱计(飽計)
犹生计。 宋 陆游 《晚秋农家》诗:“既画菘韭畦,遂营瓜芋区。豉香 吴 盐白,饱计已有餘。”
分類:生计
《漢語大詞典》:奉计(奉計)
呈奉计簿。谓尽守臣职。后汉书·明帝纪:“众郡奉计,百蛮贡职。”参见“ 上计 ”。
分類:计簿守臣
《國語辭典》:上计(上計)  拼音:shàng jì
1.最好的计策。《战国策。西周策》:「赵之上计,莫如令秦、魏复战。」《南史。卷四五。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2.汉制,每届年终,郡国遣吏至京上计簿,将全年人口、钱、粮、贼、狱讼等事项,向朝廷报告,称为「上计」。《续汉书志。第二八。百官志五》:「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漢語大詞典》:谋计(謀計)
(1).犹计谋。韩非子·亡徵:“羈旅侨士,重帑在外,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天下三分,其二归 周 者, 太公 之谋计居多。”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藏衰谋计拙,地僻往还乖。”
(2).问计。隋书·李密传:“ 玄感 谋计於 密 , 密 曰:‘愚有三计,惟公所择。’”
分類:计谋
《漢語大詞典》:蚤计(蚤計)
早作打算。蚤,通“ 早 ”。 宋 王安石 《秋庭午吏散》诗:“悲哉不蚤计,失道行晼晚。”
分類:早作打算
《漢語大詞典》:书计(書計)
文字与筹算。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南史·后妃传下·陈武宣章皇后:“后善书计,能诵楚辞。”
《國語辭典》:校计(校計)  拼音:jiào jì
1.核算、计算。《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愿陛下校计缮修之费,永念百姓之劳。」
2.计较。《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至尊亲为人兄,尊为人主,安可与校计?」
《漢語大詞典》:方计(方計)
方略,计策。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傕 復请 詡 为宣义将军” 裴松之 注引《献帝纪》:“ 羌 胡 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 李将军 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帝患之,使 詡 为之方计。”晋书·四夷传·夫馀国:“若其遗类足以復国者,当为方计,使得存立。”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 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端 悽然起坐,便求方计。”
分類:方略计策
《漢語大詞典》:顾计(顧計)
顾惜考虑。后汉书·马援传:“孤立羣贵之閒,傍无一言之佐,驰深渊,入虎口,岂顾计哉!” 宋 王安石 《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尚书屯田郎中刘君墓志铭》:“君论议仁恕,急人之穷,於财物无所顾计。”《解放日报》1942.9.16:“ 中国 人的生命在敌人的眼里原是比狗还不如的,烧死,饿死,全都不在敌人的顾计之中。”
分類:顾惜考虑
《漢語大詞典》:画计(畫計)
谋画。亦指筹谋计策。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翕侯 赵信 为单于画计,常以为 汉 兵不能度幕轻留。”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 裴炎 为中书令,时 徐敬业 欲反,令 骆宾王 画计,取 裴炎 同起事。”明史·林润传:“以事之 南丰 ,寇猝至,为画计却之。”
《国语辞典》:计量(计量)  拼音:jì liáng
1.计算度量。《管子。宙合》:「天淯阳,无计量;地化生,无法崖。」《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
2.计策、谋略。《元朝秘史》卷一:「孛端察儿见有个雏黄鹰拿住个野鸡,他生计量拔了几根马尾做个套儿,将黄鹰拿著养了。」也作「智量」。
《韵府拾遗 霁韵》:他计(他计)
李绛文明主顾遇则进疑阻则退不为他计苟安其位
《漢語大詞典》:太早计(太早計)
大早计。 宋 黄庭坚 《子瞻子夏丘明见戏聊复戏答》诗:“化工见弹太早计,端为失明能著书。” 马浮 《尔雅台答问·答刘君》:“今观足下所引诸书,真伪错杂,似於二氏源流未暇深考,而遽言具源,似太早计。”参见“ 大早计 ”。
《漢語大詞典》:大早计(大早計)
谓打算太早,要求过急。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炙。”
分類:打算要求
《漢語大詞典》:误计(誤計)
失算。 唐 张九龄 《敕渤海王大武艺书》:“卿往者误计,几於祸成,而失道未遥,闻义能徙,何其智也。” 宋 陆游 《醉倒歌》:“始知人生元自乐,误计作官常懔懔。”
分類:失算
《漢語大詞典》:进计(進計)
进献计策。汉书·贾谊传:“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宋书·臧质传:“ 质 进计曰:‘今以万人取 南州 ,则 梁山 中絶,万人缀 玄謨 ,必不敢动。’”《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大夫 富父终甥 ,知将雨雪,进计曰:‘ 长翟 驍勇异常,但可智取,不可力敌。’”
《漢語大詞典》:逆计(逆計)
(1).反叛的图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宾客来者,微知 淮南 、 衡山 有逆计,日夜从容劝之。”
(2).指图谋反叛。新唐书·马燧传:“ 燧 以 怀光 ( 李怀光 )逆计久,反覆不可信。 河 中近甸,捨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捨军入朝。”
(3).预计。宋史·晁迥传:“自然之分,天命也。乐天不忧,知命也。推理安常,委命也。何必逆计未然乎?”《花月痕》第三九回:“ 鹤仙 逆计 芝友 出京之日, 李夫人 当已分娩,好教他护送前来。” 章炳麟 《四惑论》:“若严密言之,明日有无,必非今日所能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