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麻韵》:便誇
吴融诗:争得便誇饶胜事,九衢尘里免劳生。
《韵府拾遗 麻韵》:文誇
杨载诗:才著当朝杰,文誇命世雄。
《韵府拾遗 麻韵》:盗誇
史肃感兴诗:避俗嫌高绝,干荣耻盗誇。
《漢語大詞典》:夸羡(誇羨)
亦作“ 夸羡 ”。 夸赞羡慕。 明 李贽 《初潭集·夫妇四·彼岸诸媪》:“虽为节妇,为烈女,如 卓老 所夸羡以为非真男子不能至者,其有生之苦尤何如也。” 茅盾 《当铺前》:“他这短差,虽说没有工钱,饭是让他尽肚子装的;村里人到现在还常常讲起,夸羡他的好运气。”
《漢語大詞典》:盗夸(盜誇)
犹盗魁。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老子》:“服文綵,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王弼 注:“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财皆盗夸也。” 魏源 本义:“盗夸《韩非子》作‘盗竽’。案:古韵虞、麻通用,则‘竽’、‘夸’皆协韵。《説文》‘竽’、‘夸’皆亏声。盖篆文‘于’作‘亏’,是以形近致误。” 高亨 正诂:“‘夸’、‘竽’同声系,古通用。据 韩 説,盗竽犹今言盗魁也。竽以乐喻,魁以斗喻,其例正同。”一说,强盗为服饰以夸于人。 河上公 注:“百姓不足而君有餘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也。”参见“ 盗竽 ”。
见“ 盗跨 ”。
见“ 盗跨 ”。
《國語辭典》:盗竽(盜竽) 拼音:dào yú
窃盗的首领。《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资货有馀者,是之谓盗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