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8,分181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衡言
窾言
单言
飞言
宪言
言誓
言使
言金
设言
簧言
厚言
辞言
安言
端言
典言
《漢語大詞典》:衡言
平正之言。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下:“天下有道,则君子訢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 卢辩 注:“衡,平也。言不苟合也。” 孔广森 补注:“平言,不危言也。”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
《漢語大詞典》:窾言
空言,不实之言。史记·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 宋 王安石 《谢手诏令视事表》:“人习玩於久安,吏循缘於积弊,窾言不忌,詖行无惭。” 明 张居正 《赠霁翁尊师吴老先生督学山东序》:“窾言者,弃德之竇也。”
分類:空言不实
《漢語大詞典》:单言(單言)
(1).全部说完。单,通“ 殫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自后经纶失方,畔服不一,其为疢毒,故可单言。”
(2).一个字。新唐书·后妃传上·睿宗昭成窦皇后:“以单言配之,应曰‘圣昭’若‘睿成’;以復言配之,应曰:‘大圣昭成’、‘圣真昭成’。”
(3).犹片言。新唐书·陆贽传:“初, 刘从一 姜公辅 等材下,不逮 贄 远甚,徒以单言暂谋偶有合,由下位建台宰。”新唐书·裴度传:“且臣视天颜不咫尺,比尚未能决,千里单言,可悟圣听哉?”
分類:一个字
《漢語大詞典》:飞言(飛言)
没有根据的话。 汉 焦赣 《易林·豫之升》:“多虚少实,语不可覆,樽虚无酒,飞言如雨。”京剧《乌龙院》第五场:“嗳,也不知哪个嚼舌根的,飞言飞语挑拨了 宋大爷 ,这些日子不到 乌龙院 走走。”
分類:有根五场
《漢語大詞典》:宪言(憲言)
(1).格言。国语·周语下:“观之,与民之宪言,则皆亡王之为也。”
(2).合乎礼法之言。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孟子 ﹞耻没世而无闻焉,是故垂宪言而詒后人。”
分類:格言礼法
《國語辭典》:言誓  拼音:yán shì
言教。指圣贤经传中的言语。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五八:「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漢語大詞典》:言使
信使,使者。北史·崔季舒传:“言使往还,须禀节度。”
《漢語大詞典》:言金
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 咸阳 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以“言金”指言辞贵重如金。 汉 王充 论衡·自纪:“言金由贵家起,文粪自贱室出。《淮南》《吕氏》之无累害,所由出者,家富官贵也。”参见“ 一字千金 ”。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吕不韦集门客撰《吕氏春秋》,书成,悬于国门,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价值极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也作「一字值千金」。
《漢語大詞典》:设言(設言)
(1).假设的话。韩非子·南面:“人臣为主设事,而恐其非也,则先出説设言曰:‘议是事者,妬事者也。’” 梁启雄 解:“假设的话。”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宋 朱熹 集传:“此皆设言,以见欲其死亡之甚也。”
(2).立言;说话。《淮南子·原道训》:“昔 舜 耕於 歷山 ,朞年而田者争处墝埆……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於心,而化驰若神。”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隐诀〉序》:“真人立象垂训,本不为朦狡设言,故每标通衢而恒略曲径。” 宋 宋祁 《杨太尉墓志铭》:“ 庆历 二年, 契丹 閫,差人来请,设言造端,谋寒先盟。”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漢語大詞典》:簧言
(1).簧片振鸣。比喻动听的乐声。 唐 刘禹锡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沉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继作》:“泉清石布博棋子,萝密鸟韵如簧言。”
(2).欺人的谎言。 唐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明 徐霖 《绣襦记·谋脱金蝉》:“礼貌欠从容,登堂腼腆,只恐簧言讥讽。”《天雨花》第十回:“便教砖缝蚁难入,也虑簧言巧织成。”
《漢語大詞典》:厚言
忠厚之言。庄子·人间世:“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分類:忠厚
《漢語大詞典》:辞言(辭言)
言辞。韩非子·八奸:“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三国志·魏志·陈羣传:“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辞,况乃天王,莫之敢违……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辞言所屈。”
分類:言辞
《漢語大詞典》:安言
谓言谈从容不迫;言辞迂缓。后汉书·刘陶传:“臣闻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缓声·” 宋 王安石 《秘阁校理张君墓志铭》:“又能为吏,当官有所守,嶷嶷必得其意。然平居安言徐视易狎,若无能者。”
《漢語大詞典》:端言
正言;直言。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史记·秦始皇本纪:“畏忌讳諛,不敢端言其过。”
分類:正言直言
《漢語大詞典》:典言
(1).法言,合于礼法的言辞。国语·晋语二:“怀之以典言,薄其要结而厚德之,以示之信。” 韦昭 注:“典,法也。法言,谓 阳穀 之会,以四教令诸侯之属。”
(2).典雅有据的言辞。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逮 汉 贾谊 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崔駰 《达旨》,吐典言之裁。” 章炳麟 《辨诗》:“古者多见 子夏 、 李斯 之篇,故其文章都雅,造之自我,皆合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