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8,分181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言破
言默
言谏
言计
言博
选言
宴言
无戏言
偶言
窃言
弃言
谶言
乱言
例言
避言
《漢語大詞典》:言破
说穿。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儿也,你若得飞出城门便是你一命脱,我少不的到圣人前自言破。怕只怕 王枢密 的刻薄,百般的将你个 杨六郎 摧挫。”
分類:说穿
《漢語大詞典》:言默
议论和沉默。庄子·则阳:“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所极。”韩非子·南面:“则人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默然矣,言默则皆有责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三言·镜论语》:“筹出处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
分類:议论沉默
《漢語大詞典》:言谏(言諫)
进言规劝。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广彼搢绅讲习言諫箴诵之涂。”《周末》1984.2.25:“谏的原意是以言正人……面陈得失,谓之‘言谏’。”
《韵府拾遗 霁韵》:言计(言计)
诸葛亮出散关表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
《韵府拾遗 药韵》:言博
见上
《漢語大詞典》:选言(選言)
择言;措辞。 晋 左思 《魏都赋》:“虽选言以简章,徒九復而遗旨。”《宋书·颜延之传》:“夫选言务一,不尚烦密,而至於备议者盖以网诸情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武帝 崇儒,选言弘奥。”
分類:措辞
《漢語大詞典》:宴言(讌言)
从容交谈。北史·刘昉传:“上柱国 郕国公 梁士彦 、 杞国公 宇文忻 、柱国 舒国公 刘昉 等,朕受命之初,并展勤力,酬勋报効,荣高禄重。朝夕宴言,备知朕意。”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两日不奉宴言,岂胜瞻系。”
宴饮谈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 东莱王 韩晋明 篤好文学,疑彼製作,多非机杼,遂设讌言,面相讨试。” 王利器 集解:“讌言,谓讌饮言説也。”
《漢語大詞典》:无戏言(無戲言)
谓说话算数,不开玩笑。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瑜 曰:‘军中无戏言。’”亦省作“ 无戏 ”。 北周 庾信 《成王刻桐叶封虞赞》:“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 唐 其有君。”
《漢語大詞典》:偶言
谓相聚议论。资治通鉴·汉哀帝元寿元年:“﹝ 董贤 ﹞父子、兄弟横蒙拔擢,赏赐空竭帑藏,万民諠譁,偶言道路,诚不当天心也。”
分類:相聚议论
《漢語大詞典》:窃言(竊言)
私下谈论。汉书·项籍传:“吏卒多窃言。”
分類:私下谈论
《國語辭典》:弃言(棄言)  拼音:qì yán
1.未能实践诺言。《左传。宣公十五年》:「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
2.已经废弃的言论。《新唐书。卷一四五。黎干传》:「玄所说不当于经,不质于圣,先儒置之不用,是为弃言。」
《漢語大詞典》:谶言(讖言)
古代巫师、方士等以谶术所作的预言。后汉书·方术传序:“后 王莽 矫用符命,及 光武 尤信讖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新唐书·李逢吉传:“ 敬宗 新立, 度 求入覲, 逢吉 不自安, 张权舆 为作讖言以沮 度 ,而 韦处厚 亟为帝言之,计卒不行。”
《国语辞典》:乱言(乱言)  拼音:luàn yán
胡言乱语。《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倚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
分类:胡言乱语
《國語辭典》:例言  拼音:lì yán
凡例、书籍前面说明内容、体例等等的文字。如:「这本书前面的例言,说得很清楚。」《清朝续文献通考。国用考。会计四》:「臣等督率员司悉心参考,拟先酌订试办豫算册式及例言二十二条,附以比较表,都为一册。」
《漢語大詞典》:避言
(1).谓避世人议论。 隋 王通 中说·礼乐:“或问 严光 、 樊英 名隐。子曰:‘古之避言人也。’” 阮逸 注:“避毁誉之言而已。”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阁臣典试:“又至庚戌科,则内阁三人,首辅 王太仓 不至,次辅 李晋江 以避言杜门,仅次辅 叶福清 一人在阁。”
(2).谓他人以恶相加或口出不逊则走避之。宋书·隐逸传序:“贤者避地,其次避言。” 南朝 梁 沈约 《高士赞》:“亦有哲人,独执高志,避世避言,不友不事。” 宋 王向 《公默先生传》:“君子贵行道信於世,不信贵容,不容贵去,古之避地避色避言是也。”参见“ 辟言 ”。
《漢語大詞典》:辟言
(1).合乎法度的言论。《诗·小雅·雨无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 毛 传:“辟,法也。” 郑玄 笺:“如何乎昊天,痛而愬之也,为陈法度之言,不信之也。”韩非子·饰令:“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谓以数治。” 陈奇猷 集释:“辟言,谓合法之言。”
(2).邪僻的言论;谬论。荀子·正名:“凡邪説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
《國語辭典》:辟言  拼音:bì yán
1.邪辟的语言。《荀子。正名》:「凡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韩非子。饬令》:「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
2.回避恶言。《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