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8,分181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国言
结言
还言
思言
言气
言话
悟言
执言
游言
密言
末言
甚言
侈言
恒言
谰言
《漢語大詞典》:国言(國言)
国人的谤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楚郤宛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 南朝 宋 颜延之 《自陈表》:“臣 延之 人薄宠厚,宿尘国言。”
分類:国人谤言
《國語辭典》:结言(結言)  拼音:jié yán
1.交谈。《楚辞。屈原。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理。」
2.结语,最后的结论。如:「讲了老半天,他的结言是:『做事难,做人更难。』」
《國語辭典》:还言(還言)  拼音:huán yán
受人责骂而作辩解或以恶言相向。《红楼梦》第四六回:「姑奶奶骂我,我不敢还言。」也作「还口」。
分類:答话
《漢語大詞典》:思言
希望人臣进言。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燕·慕容皝》:“殿下圣世宽明,思言若渴,故人尽芻蕘,有犯无隐。”
《漢語大詞典》:言气(言氣)
(1).言辞声气。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南史·张嵊传:“弟 淮 言气不伦, 嵊 垂泣训诱。”新唐书·段秀实颜真卿传赞:“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
(2).说话生气。指争吵。 宋 陈傅良 《桂阳军劝农文》:“少有言气,且务休和。”
《漢語大詞典》:言话(言話)
说话;谈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天锡 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 唐 颜真卿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僕自停 裴 家月餘日,因与 裴儆 从长史言话。” 宋 苏轼 《归去来集字》诗之三:“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
分類:说话谈话
《漢語大詞典》:悟言
晤谈,对谈。悟,通“ 晤 ”。文选·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悟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李善 注:“毛诗:‘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郑玄 曰:‘晤,对也。’悟与晤同。”
分類:晤谈
《漢語大詞典》:执言(執言)
(1).拿出主张;建白。《易·师》:“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王弼 注:“物先犯己,故可以执言而无咎也。” 孔颖达 疏:“故可以执此言往问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自今詔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2).谓坚持自己的话,不改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妇执言甚坚。公乃出尸于井,视之,果不妄。”
(3).借口。金史·叛臣传·张觉:“及 金 人伐 宋 ,竟以纳 平州 之叛为执言云。”
《國語辭典》:游言  拼音:yóu yán
浮誇不实的言论。《礼记。缁衣》:「大人不倡游言。」
《漢語大詞典》:密言
咒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世有村人供於僧者,祈其密言。僧紿之曰:‘驴。’其人遂日夕念之。经数岁,照水,见青毛驴附於背。凡有疾病魅鬼,其人至其所,立愈。后知其诈,咒効亦歇。”
分類:咒语
《韵府拾遗 元韵》:末言
公羊传栎者何郑之邑曷为不言入于郑末言尔
《漢語大詞典》:甚言
极言,极力表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子以博奕贤于无所用心。 晦庵 载 李 氏之説曰:‘非教人博奕也,以甚言无所用心之不可耳。’可谓能以意逆志矣。”
分類:极力表明
《國語辭典》:侈言  拼音:chǐ yán
1.誇大的言辞。《文选。左思。三都赋序》:「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2.誇口。如:「他整日胡作非为,还敢侈言仁义道德。」
《國語辭典》:恒言(恆言)  拼音:héng yán
经常说的话。《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分類:常言俗语
《國語辭典》:谰言(讕言)  拼音:lán yán
1.诬妄、不实的言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录。」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汉灵帝》:「狂夫之言,一怒而无馀,卓之暴,市井亡赖之谰言也,而何足惧邪?」
2.书名。作者不详,内容陈述人君法度。《汉书。卷三○。艺文志》:「《谰言》十(一)篇。」汉。班固。自注:「不知作者,陈人君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