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失辞
言喻
俳谐
游辞
溢言
占辞
辞采
才语
隽语
结言
游词
大语
侈言
谀辞
精言
《漢語大詞典》:失辞(失辭)
亦作“ 失词 ”。 言辞失当。左传·宣公十二年:“ 彘子 以为諂,使 赵括 从而更之,曰:‘行人失辞。’” 杜预 注:“言误对。”史记·秦始皇本纪:“ 将閭 曰:‘……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激雷不能追既往之失辞, 班输 不能磨斯言之既玷。”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我国对于庚子之役,实多未明其重要意义。‘拳匪’二字实为失词。”
分類:言辞失当
《漢語大詞典》:言喻
用言辞来说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至其诗集中如《吊侯朝宗》《寄房师周芮公》诸作,凄酸激楚,自悔偷生,隐痛沉悲,殆难言喻。”《小说选刊》1981年第12期:“心中的痛楚是难以言喻的。”
分類:言辞说明
《國語辭典》:俳谐(俳諧)  拼音:pái xié
隐喻、调笑、讥讽。如:「俳谐文」。
《國語辭典》:游辞(游辭)  拼音:yóu cí
1.无根据的言辞。《旧唐书。卷五九。姜谟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也作「游词」。
2.轻薄调戏的言辞。
《漢語大詞典》:溢言
过甚的言辞。庄子·人间世:“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新唐书·房式传:“ 闢 ( 刘闢 )走 西山 ,召所疑畏者尽杀之, 式 在其间,会救得免。而曰大节已亏,近於溢言。”朱子语类卷一三四:“又谓‘ 秦 十五年不敢出兵窥 山 东’之类,何尝有等事?皆史之溢言。” 明 王廷相 《华阳稿序》:“感於天机,万物皆入吾之会,虽言之而非溢言耶?”
分類:过甚言辞
《漢語大詞典》:占辞(占辭)
占卜的记录。左传·闵公二年“ 成风 闻 成季 之繇” 晋 杜预 注:“繇,卦兆之占辞。”
口述言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至如 陈遵 占辞,百封各意; 禰衡 代书,亲疎得宜。”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水火称毒》:“理狱占辞,不加荆朴;随问款对,据事平科。”
《國語辭典》:辞采(辭采)  拼音:cí cǎi
辞章文采。《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宋书。卷五六。谢瞻传》:「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國語辭典》:才语(才語)  拼音:cái yǔ
言辞注重文饰,好用典故。《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武帝诸子传》:「身不读书,君无为作才语见向。」
《國語辭典》:隽语(雋語)  拼音:juàn yǔ
意味深长的言语。如:「此番隽语,发人深省。」
《國語辭典》:结言(結言)  拼音:jié yán
1.交谈。《楚辞。屈原。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理。」
2.结语,最后的结论。如:「讲了老半天,他的结言是:『做事难,做人更难。』」
《漢語大詞典》:游词(遊詞)
(1).浮夸的言辞。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若乃前事已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説,成此游词。”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天子幼冲,宰相遯荒,詔令皆出诸公之口,岂得以游词相拒!”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此书殆皆游词琐语,不足存,而竟以出版者,无非为了彼既禁遏,我偏印行,赌气而已,离著作之道远甚。”
(2).轻薄的言辞。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有二青衣,双鬟若鸦,素面如玉,迎舟而笑。 汉阳 讶之,而调以游词,又大笑,返走入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 茅盾 《一个女性》四:“以前少年们在背后私谈,还敢对于她有些不敬的游词,但现在则‘ 琼华 ’成为神圣的化身。”
见“ 游辞 ”。
《國語辭典》:游辞(游辭)  拼音:yóu cí
1.无根据的言辞。《旧唐书。卷五九。姜谟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也作「游词」。
2.轻薄调戏的言辞。
《國語辭典》:大语(大語)  拼音:dà yǔ
狂妄的话。《三国演义》第三回:「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國語辭典》:侈言  拼音:chǐ yán
1.誇大的言辞。《文选。左思。三都赋序》:「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2.誇口。如:「他整日胡作非为,还敢侈言仁义道德。」
《漢語大詞典》:谀辞(諛辭)
亦作“ 諛词 ”。 谄媚的言辞;奉承话。 汉 刘向 《九叹·离世》:“ 灵怀 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諛辞。” 清 黄景仁 《将为北行留赠沈枫墀》诗:“我欲为諛词,不忍为此态。”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来访问我的人,看见这幅画都说很好,我相信这不会是对于我的谀辞。”
《漢語大詞典》:精言
精妙的言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以喻其真。”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户肄 大秦 之书,家习 佉庐 之字。三仓之典籍,船载而东;六艺之精言,人谁过问。”
分類:精妙言辞